激励员工要用名利

高考志愿助手

  有这样一个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来到一条大河旁边,看到这河面的船只来来往往,热闹非凡,于是就问身边的大学者纪晓岚说:“这些船在忙些什么?”纪晓岚回答主子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故事属于野史,也就是这故事是后人编造的可能性非常大。而这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成语却是出自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货殖列传)有记载。原文是(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於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人们为什么每天起早贪黑去为工作而劳累?还不是为了那点维持生活的工资与薪水而以。如果没有工资发,看谁还会去工作?如果没有钱,连政府都会关大门,何况老百姓呢?

  此文中心思想,并不主张金钱至上与拜金主义,只是要读者明白,什么是驱动人去工作的激励因素。企业就是靠给员工发工资,而组织员工们为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而辛勤工作的。爱金钱很正常,因为人们要靠钱去解决衣食住行等生理与心理需要的东西。所以,不要给爱钱的人戴上道德的紧箍咒。没有钱吃饭,人就会饿死,只是人不能沦为金钱的奴隶。但是可以非常肯定的是,这世上大部分人都重利。当然也有人,不重利的,但重名。

  按照名利两个维度,可以把世人分为四类名利观的人。

  第一类是即爱名又爱利的人,名利者。

  第二类是不爱名,却非常爱利的人,重利者。

  第三类是爱名的,但不爱利的,爱名者。

  第四类是既不爱名,又不爱利的人,超俗者。

  按这世界上人们对名利的态度,划分出这四大类人群。利并仅仅是指金钱,而且还指可以用金钱购买到的物质。这利还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也就是利涉及的利益范畴比较广泛。对企业员工而言,利包括工资、奖金、各种福利、晋升、办公环境、用车方面的优惠,奖房奖车、旅游、奖各种生活用品、奖电脑与手机等等。那么,对企业员工而言,名包括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奖状、奖杯、杂志与报纸的封面人物与文章、为员工搞个表彰大会或者举办个晚会、在企业宣传栏里讲述员工的故事、在企业内刊里讲述员工的事迹、在电视与广播里讲述员工的故事或者表扬他、晋升到高管的职位、享受VIP员工待遇、给予员工培训与出国深造的机会、让员工参加只有高管可参加的会议、在公众场合(表扬、夸奖、赞美)员工、为员工的突出贡献建立个人雕像等等。

  名与利都能员工激励勤奋工作。

  但是每个人对名利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如果奖励员工,员工有喜欢笔记本电脑的,有喜欢智能手机的,有喜欢智能电视的,如果都一样奖励笔记本电脑,那么只有喜欢笔记本电脑的员工受到了激励,而其他人没有。这是利的需求不同的例子。再例如,如果举办场晚会奖励员工,但员工有喜欢荣誉证书与奖杯的,还有员工喜欢宣传他的,最后,只有喜欢晚会的员工受到了激励,其他人没有。这是名的需求不同的例子。但凡一个人不喜欢利,必会喜欢名。那些拾金不昧的人,就非常喜欢名。历史上清官海瑞,穷得叮当响,他不重利,但却喜欢名。名与利,是大多数人的所好。不喜名与利的人,那是圣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是一般的人,这样的人是极少数。外国研究者,发现金钱的激励作用有限,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名利需求不同,名利也有个性化的需求。名与利双管齐下的作用很好。诺贝尔奖为什么受到全世界的尊崇?因为诺贝尔奖的名声大,美誉度非常高,而且奖励的是巨额奖金。名与利,只要企业掌握员工们的内心需求,并且满足他们的需求,用名利的手段,就能有效激励员工,让他们心甘情愿为企业奉献聪明才智。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