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及开学时间和新生入学指南军训须知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发放时间及开学时间和新生入学指南军训须知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两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以工管为主体,工管文理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属并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学校是学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8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的结果。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面向西部5个省(自治区)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面向内地新疆高中班和内地西藏高中班招收本科生。
学校现有清河小营校区、健翔桥校区、清河校区、金台路校区和酒仙桥校区,占地面积33.32万平方米(学校已在昌平沙河新区新征土地82万平方米建设新校区)。学校现有校舍33.1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2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27亿元;图书馆藏书107.89万册,电子图书16.27TB;全日制在校生近12000人,其中研究生1000余人,普通本科生近11000人;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00多人,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18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421人,具有博士学位258人。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9人、教学名师8人、北京市属高校创新团队24个、北京市属高校拔尖人才26人,北京市属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2人,北京市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骨干教师110人。
学校设机电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等10个学院以及国际交流学院、政治理论教育学院、体育部、研究生部、计算中心、机电实习中心、电子信息与控制实验教学中心和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现有35个本科专业,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门类(工程硕士、MBA),7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学校与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交流培养本科学生;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还与其它单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50余名。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9个,部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实验室(共建单位)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3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
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更新理念,创新思路,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教学建设和教学研究,取得了标志性成果。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取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24项,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选题18本、北京市级精品教材22本、精品课程9门等成果。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学术研究氛围浓厚,科研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水平不断提高,在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形成了明显的优势与特色。新大学成立以来,学校年度科研总经费翻了三番,2013年达1.2亿元;863、973等重大项目立项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大幅增长,仅2013年,学校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产出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获行业、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61项,其中2007年至2009年学校连续三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4项国家级科技奖励;获各类专利授权数翻了两番。现已逐步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科研机构为骨干、课题组为基础,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的科研工作体系。
学校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和“创新工程”,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目前拥有校学生合唱团、管乐团、民族舞蹈团、国标舞蹈团、话剧团等多个艺术团体,多次参加校内外各类文艺活动和比赛,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已经举办了四届的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我校合唱团、管乐团均连续摘得一等奖的桂冠,舞蹈、话剧也均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近五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及北京市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计获奖2000余人次,其中,我校的足球机器人water队在2010年、2011年和2013年三获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型组冠军,取得中国大学生参加机器人世界杯实物组最佳成绩,社会影响广泛;此外,我校捷能车队连续四年以优异的成绩蝉联全国Honda节能竞技大赛最佳技术奖,至2013年先后获得大赛所设全部奖项;铸梦车队在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获得年度综合奖一项,单项比赛亚军两项。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连续多年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位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就业质量较高。毕业生在生产和管理一线发挥重要作用,用人单位高度评价我校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