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高考军校国防生招生录取分数线和专业
广东工业大学高考军校国防生招生录取分数线和专业一、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设置: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微电子制造装备及自动化方向)、工业工程、车辆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包装工程
学院概况:
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缘革于1958年创办的广州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有五十多年办学历史,现有在校学生4019人,其中博士生99人、硕士生588人、工程硕士109人、本科生3223人,另有8名在站博士后。已培养毕业生近两万人,学院党委2005年、2006年分别被广东省委授予“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固本强基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院2005年被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文明单位”称号、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科研设备:
学院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场地,现有设备资产总值近五千万元,实验室面积超12000平方米。根据教学、科研的发展,学院成立实验中心,实行实验室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全院共设实验室19个,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机械装备与控制技术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计算机集成制造实验室、微纳加工技术与装备实验室),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个(现代产品设计与制造实验室、先进设计技术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训练中心),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机械设计)。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60余人,专职教师135人,其中教授48人、副教授49人、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8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8人;学院现有广东省科研创新团队2个,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人,国家“*”创新人才3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珠江学者2人,广东省“千百十”重点培养教师18人(其中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6人。
国际交流:
学院注重对外合作交流,聘请了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近年来,先后与美、德、法、俄、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莫斯科工业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德国布莱梅大学、法国特鲁瓦大学、波兰革旦斯克工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通过校级合作选派部分学生到国外高校就读一至二个学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
学子风采:
学院已形成“全方位、常规化”学生课外创新体系。建立起涵盖培养模式、资金来源、实验场所、激励措施等在内的全方位学生科技创新制度保障。全面实施本科生班导师制,开展大学生科研项目训练和创新项目训练,由班导师及其助理、专业导师和项目导师全程负责指导所带班级学生或项目组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自2005年起启动“学生科技创新工程”,并由校友与企业赞助设立了“学生科技创新基金”。以能力素质提升为导向,广泛开展内容丰富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立了学生创新俱乐部,建立创新实践基地,组建了“现代模型设计”、“机械设计”、“机器人”、“电动汽车”、“FSAE车队”、“ERP工作室”等6个大学生创新团队,开展经常性科技创新活动。每年举办一届学生学术科技节,与全国“挑战杯”、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七项国家级专业赛事对接,搭建起全体学生每年都能参与的全覆盖科技创新平台。针对每年的创新训练项目和各项学科竞赛,开展从学院到学校、省区、全国四级创新训练项目和赛事,覆盖四个年级学生。2008年至今,本学院学生荣获国家级奖励80余项,省级以上获奖人次超过1000人。
知名校友:
学院在5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素质机械工程技术人才,很多已经成长为各行业的骨干和领导。如:全国劳动模范、广州地铁总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韶章,“深圳十大企业家”、深圳兆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周强,“首届中国十大科技前沿人物”、广东国笔科技集团总裁高精?,“八十年代全国优秀大学生”、顺德万家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黄兆羽,“中山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山市新达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忠,广东江门银辉玻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邢增毅、佛山市南亮玻璃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铭波、深圳市凯隆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骆鸿等一大批企业家。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机械设计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技术等基础理论,以及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工程实践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以及设备运行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适应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国际化工程教育认证包含的专业知识与能力要求,制订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发挥本专业学科齐全,师资力量强,科研仪器领先的优势,做到将学科建设与师资培养,实验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建设等方面相结合。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导向,以能力素质的提升为目标,构建多元化、校内外结合的实践教学平台,将课外教学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搭建多样性的科技创新平台,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
工业工程
培养目标:培养优秀的IE工程师。能够在制造业、服务业、政府机构、教育部门以及医院等单位,从事企业规划、生产管理、品质管理、工作研究及绩效管理等工作,也为继续深造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人才。
培养模式:与国际名校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接轨,发挥珠三角的地域优势与名牌专业的政策优势,实现“校内理论与实验教学+校企联合”培养方式,联合优秀企业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就业前景:本专业人才在珠三角地区受到企业界的广泛认可与好评,毕业生主要就职于珠三角的生产制造、汽车、电信、邮政、通信、石油化工等行业。每年均有毕业生通过保研、考研继续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也有毕业生选择出国继续深造,包括国外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德国亚琛理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等。
该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名牌专业。
二、轻工化工学院
专业设置: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化工、微生物工程方向)
学院概况:
轻工化工学院是广东工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自1958年创办以来,一直遵循学校“与广东崛起共成长,为广东发展做贡献”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以生为本、人人成才”,“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的教育理念。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我院是广东工业大学四个“211”重点建设学院之一,在“珠三角”乃至整个广东省的轻工化工行业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为广东省乃至全国培养了近万名轻工、化工类高素质综合型创新工科人才,主要分布在医药、食品、化妆品、化工、炼油、能源、材料等行业及相关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
科研设备:
轻工化工学院始终坚持学科前沿研究与产学研密切结合并重的科研模式,形成了催化新材料及其应用、精细化工与功能高分子材料、无机功能材料、生物资源深加工与利用、天然产物与药物技术、以及绿色化学等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科研条件不断改善,现有大型仪器设备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并拥有广东省现代精细化工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药食同源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高校清洁化学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校现代精细化工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多年来,学院为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输送了一批技术先进、工艺成熟的化工技术,成为地方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企业委托应用技术项目300多项,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00多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多篇。
师资力量:
我学院教师队伍理论水平高,应用实践经验丰富,学历结构和年龄层次合理。近年来,学院大力引进高层次拔尖人才和教学科研骨干以充实师资队伍,还聘请企业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目前,学院引进了2名外籍院士和1名“青年千人”作为特聘教授,同时教师中具有博士以上学位73人,硕士以上学位96人(包括博士学位),其中博士导师14人,硕士导师76人,正高职称教师26人,副高职称教师49人;专任教师中有出国留学经历的教师21人;有广东省“杰青”1名,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4人,校级培养对象7人,广东南?优秀教师4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和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学校“培育英才计划”年轻骨干教师1人;设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1个。
学子风采:
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支持和帮助下,我院开展了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活动,包括科技创新大赛、化学文化月、化学专业展、科技访谈会等活动,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和挑战杯均获得较好成绩,获得国家级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百余项,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同时接受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等专业训练,培养实践应用的科学思维、科学技能和科学素养。
知名校友:
我院校友遍及祖国大江南北的各行各业,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开发、生产、管理工作,大多成为“珠三角”乃至华南地区轻工化工行业的技术骨干或企业代表。如60级制药校友曾任广州天心药业总经理、广东明兴制药厂长,73级校友曾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校长、77级校友现任四川大学博导、81级校友现任五邑大学校长、89级校友现任宝洁公司南中国区副总监,93级研究生校友现任广东省食品工业研究院总工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围绕*的发展需要,在食品现代加工技术、食品分析检验、食品质量安全控制等领域,有针对性地个性化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培养模式:本专业采取“导师团队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模式。学生入学后可双向选择加入课题小组,导师团队四年指导其围绕课题开展课外科技、专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就业需要进行有目的地选择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或专业课题小组,本专业主要课程有:生物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安全检验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