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试大纲确定 或许会是大小年
2022届的高考经历过的考生都普遍说难度太大了,不仅学生没有做好准备,很多老师的教学内容都没有显现出来。
数学卷部分名高的数学老师做完竟然也只能得130分左右,部分学生刚出考场就放声大哭,预感自己的成绩不会太好。
这样的情况让2023届的考生非常紧张,担心2023年的难度也很大,实则不然,号称史上第二难。
实则情况如何呢?高考一卷数学考140分以上的不在少数,像江苏的数学最高分是148分。
至于湖北省的,选科历史的状元王峥旭总分673分,数学考了142分;选科物理的状元702分,数学考了144分。
所以说难,只能是普遍现象,而对于学霸们,依然是得心应手。
当然学霸毕竟是少部分,2022年从语文到数学,再到物理等科目,几乎没有难度低的科目。
其实,总体而言,2022届高考的试题难度不大,但与往年相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更高,命题方式越来越灵活多样。只有吃透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才有机会赢得这些题,得到高分。
有家长说了,高考考试都有大小年之说,也就是一年难,一年易,按这个规侓说,那么2023年的高考是不是容易呢?
目前2023年的高考命题方向基本确定了,也就是难度系数有所调整,有望迎来高考小年。
2022届的高考数学因为太难登上了热搜,可谓是”高考让学生走出大山,但数学把考生送回大山“,让相当一部考生的心态都考崩了。
教育部门给出的考题大纲是:未来的高考出题方向会把握好“内容不超纲,深度不超要求”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都会以基础为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合理划分难度系数。
所以难度有可能不会像2022届高考一样,但是试题要求仍然是差不多。
比如说2022届高考的题目来看,确实都没有超纲的知识点,但很多题目都是理论联系实际,如果光会应试技巧的话,就算难度下降了也是很难拿高分的,还是要综合能力全面发展才行。
未来高考“内容不超纲,深度不超要求”这个原则,就是希望能够逐渐淡化考试技巧,注重学生的学科素质的培养,让考生能够“学以致用”。
所以那些只会死记硬背而不会运用的学生,就会在考试中吃亏。
因此不要只忙着研究应试技巧和知识点的背诵,着重加强实际应用能力,应变能力,就是要活学活用。
那么除了华一以外,绝大高中学校传统的题海战术,是不是没用了呢?不然!其实“题海战术”还是有效的,只不过要学会从错题中总结经验教训,而不能只会做题刷题,而不去深入理解。
要知道,高考试题就是难度系数下降,但竞争压力有增无减,所以学生不能掉以轻心。
为什么说竞争压力大呢?这从高考人数可以看出,2021年高考人数1078万,而2022年则是1193万,一下子增加了115万考生。
至于2023年是增还是减,我个人认为,只会增不会减,要么就持平。
所以竞争压力过大,那么如果题目出得太简单了,大家都考得好,这将不利于国家选拔优秀人才。
图片
说到复读,那么全国各省复读人数,我这说一下2022年的,大家可以看一下,看是不是明年竞争会更加激烈。
按复读人数来排吧。
河南省45.74万,占比高考人数46.6,差不多近一半是复读生。
山东省25.1万,占比高考人数31.57%;
四川省21.22万,占比高考人数31.67%;
广西省16.78万,占比高考人数33.10%;
河北省15.86万,占比高考人数25.38%;
贵州省12.96万,占比高考总人数27.52%;
安徽省17.21万,占比高考总人数32.88%;
广东省17.92万,占比高考总人数的22.99%;
山西省13.34万,点比高考总人数35.57%;
至于湖北省嘛,不想说,怕大家知道了心中发冷。
别省跟我们湖北不相关,重点是湖北省,这家伙跟我们息息相关,保不定,身边就有几个复读生抢占自己的资源呢。
湖北省2022年报我人数37.43万,应届考生27.46万,复读考生是10万人,占比省高考总人数的26.72%。
差不多3分之一都是复读生。
所以,仅我所知,今年有考上了985的,去复读了;考上211的,也去复读了;考上省重点的,依然去复读了,人数不在少数。
当然,我不是为23届的我制造压力,只是想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在高三复习中,不要投机,投机的结果就是最终高考分数有些小难看。
上面我说了2023年高考的命题原则,”命题仍以教材为主,命题深度不超过相关要求“,那么接下来高三复习就要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就会真正吃透课本上的所有知识点。即使提问方式灵活多样,也永远不会改变,大概率能够胜出。
图片
记着一个原则:
大小年的规律仍然还是有嘀,人数激增,高考难度就大,人数规模小,试题难度会略有下降。
像连续两年高考试题难度都大的情况,目前历史上少见。
所以,2023年的考生请定下心,按照上面我说的命题原则,认真复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