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学的好能考什么大学 英语好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高中英语学的好能考什么大学

| 英语专业全国大学排名 | 学校名称 | 
| 1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 2 | 北京大学 | 
| 3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 4 | 南京大学 | 
| 5 | 厦门大学 | 
| 6 | 复旦大学 | 
| 7 | 南京师范大学 | 
| 8 | 山东大学 | 
| 9 | 大连外国语学院 | 
| 10 | 华东师范大学 | 
| 11 | 四川外语学院 | 
| 12 | 西南大学 | 
| 13 | 湖南师范大学 | 
| 14 | 北京师范大学 | 
| 15 | 华中科技大学 | 
| 16 | 中国政法大学 | 
| 17 | 北京语言大学 | 
| 18 | 西南财经大学 | 
| 19 | 湖南大学 | 
| 20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 21 | 山东大学 | 
| 22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 23 | 华南理工大学 | 
| 24 | 重庆大学 | 
| 25 | 吉林大学 | 
| 26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 27 | 中南大学 | 
| 28 | 天津财经大学 | 
| 29 | 东北财经大学 | 
| 30 | 宁波大学 | 
| 31 | 天津大学 | 
| 32 | 武汉理工大学 | 
| 33 | 西南政法大学 | 
| 34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 
| 35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36 | 北京邮电大学 | 
| 37 | 中央民族大学 | 
| 38 | 兰州大学 | 
| 39 | 湖南师范大学 | 
| 40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 
| 41 | 西南交通大学 | 
| 42 | 汕头大学 | 
| 43 | 华中农业大学 | 
| 44 | 华中农业大学 | 
| 45 | 中国药科大学 | 
| 46 | 西北工业大学 | 
| 47 | 华侨大学 | 
| 48 | 东北大学 | 
| 49 | 中国民航大学 | 
| 50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 
| 51 | 郑州大学 | 
| 52 | 大连海事大学 | 
| 53 | 河海大学 | 
| 54 | 华南农业大学 | 
| 55 | 北京体育大学 | 
| 56 | 大连理工大学 | 
| 57 | 江西财经大学 | 
| 58 | 北京工业大学 | 
| 59 | 中国矿业大学 | 
| 60 | 云南大学 | 
| 61 | 南京农业大学 | 
| 62 | 武汉科技大学 | 
| 63 | 中南民族大学 | 
| 64 | 湖北大学 | 
| 65 | 中南民族大学 | 
| 66 | 广西大学 | 
| 67 | 合肥工业大学 | 
| 68 | 湘潭大学 | 
| 69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70 | 广州中医药大学 | 
| 71 | 浙江理工大学 | 
| 72 | 南方医科大学 | 
| 73 | 南京邮电大学 | 
| 74 | 海南大学 | 
| 75 | 天津外国语大学 | 
英语好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
一、翻译
翻译大概是被误解最深的职业之一了吧。许多人认为,学点英语不就能翻译了么,每个单词都认识不就能翻译了么?搞翻译的经常会听到类似的话,他们只能默默呵呵,呵着呵着就哭了……这是对翻译这个行业极大的不尊重,就像说微积分考了60分下学期就能教微积分一样可笑。各类笔译和口译都是需要大量专业训练、经验积累和相关知识储备的。
二、英语教育/培训
教育(中小学和大学英语课),并不是英语好、考试考得好就一定能胜任的,教育是一种交流,除了信息本身外,信息是如何传递和被接收的也很重要。这就跟许多学术大牛教不好课类似。如果你认为教英语不就是讲讲课文,教学生背背单词,纠正一下语法错误,那你可能比你当年骂过的英语老师还要烂。教学能力、与学生的沟通能力、设计课程能力、对课堂的掌控能力、对不同基础学生的因材施教能力等等都是需要不断训练、反思和學習的。如果你只是英语考试成绩优异,那你很可能只是个好学生,而不是好老师。如果你从来没有家教、支教或其他教学经验,没有对学科和课程的宏观理解和规划,那你究竟拿什么在应聘时出人头地?
三、法律、金融、新闻、会计等
这些相对比较专业的领域,最好能拿个双专业或者双学位吧。具体所需技能我不是太了解,但大致就是要以“某个领域里英语最好的+英语人才中对某个领域最有了解的”为总体努力方向吧。
四、外事交流等
需要跨文化沟通能力、协调组织管理能力、正式文书写作能力、人脉等。
五、从事外贸工作
外贸工作英语类的选择空间也很广泛,如外贸业务员、销售工程师、外贸专员、英语翻译、销售助理、销售经理、外贸跟单、外贸 贸易专员 助理、外贸业务、总经理助理、销售代表、外贸跟单员等职位。通晓外语是外贸人才能力要素中的要素,对毕业生的考核以学校、专业、专业课成绩、在校表现、是否有专业对口实经历、外语能力、外贸专业课知识掌握程度等为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