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长治学院录取通知书什么时候发放收到,附通知书EMS查询入口
长治学院(ChangZhi University)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位于中国重要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和全国十大魅力城市上党古城─山西省长治市,校园占地面积500余亩,分南北两校区,校舍建筑面积30.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3亿余元。校园建筑布局有序,绿树成荫,呈现出清新、恬静、文明、和谐的园林化环境。
学校现有在校生12500余人,生源遍及全国20个省(自治区)。在职教职工660余人,专任教师540余人,其中有高级职称教师160余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50余人,外籍教师4名;有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师德标兵等20余人;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60余人为我校兼职、客座教授。
学校设有中文系、法律与经济学系、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外语系、数学系、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化学系、计算机系、电子信息与物理系、教育系、音乐舞蹈系、美术系、体育系、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等14个教学系部。现有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新闻学、思想政治教育、法学、经济学、财务管理、历史学、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酒店管理、英语、翻译、商务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物理学、教育技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生态工程、化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体育教育、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学前教育36个本科专业,英语(经贸英语方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方向)、体育教育(体育表演方向)3个专业方向。涵盖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
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1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生物科学)、1个教育部课程改革试点专业(音乐学)、4个省级特色专业(舞蹈学、网络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生物科学)、1个省级高等学校优势专业(生物科学),1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生态学)、2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历史学、数学与应用数学)、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生态学)、2个省级教学团队(植物学教学团队、语言学教学团队)、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育学、植物学、中学物理教学法、现代汉语)、1个省级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太行山生态保护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太行山生态与旅游研究中心)、1个省级“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培育(药用植物)、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太行山物种多样性实验室)、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实验室、物理学实验室、化学实验室、计算机实验中心、语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旅游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美术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1、长治学院通知书网上查询:
进入EMS录取通知书查询系统,输入你的准考证号和验证码,就可以看到录取通知书的物流信息了。
点击进入>>2019年长治学院高考录取通知书查询入口 依次输入准考证证号,验证码等信息就能查询目前高考录取通知书的派送状态了。
高考录取通知书4种查询方式
2、长治学院通知书微信查询: 微信关注公众服务号【中国邮政速递物流】 ,即可随时查询掌握录取通知书的动态!
3、长治学院通知书电子渠道查询: 通过关注EMS微信服务号、支付宝服务窗,下载手机APP,在录取通知书查询入口,输入报考时的准考证号、考生号、手机号或录取通知书邮件号码均可查询,如果注册绑定的手机号与填报志愿时的号码一致,还能随时收到EMS的主动推动信息。
4、长治学院通知书电话查询拨打11183全国统一客服热线,通过邮件号码即可查询到邮件状态。
提示: 如果查询不到邮件信息,可能由于邮件尚未交寄或招生部门未提供准考证号无法链接到邮件,建议您向招生部门咨询,获得邮件号码后在网站首页查询。
【注意事项】 考生需要知道自己的准考证号或者考生号。 录取通知书查询,需等到录取结束,各学校时间不统一。
【贴心提示】 如果以上几种方式还没查到,也不要太心急,该来的都会来的,由于各地高考录取时间不统一,长治学院录取通知书需等到录取结束后方可查询。
学校设有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点、全国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考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建有各类实验室、实训场所13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1个,其中教育实习基地42个,专业实习基地69个;建有上党文物陈列馆(收藏有3000余件上党地区的珍贵文物)、动物标本馆(藏有1600种13000余份动物标本)和植物标本馆(藏有1409种10000余份植物标本)。图书馆建筑面积21800多平方米,现有馆藏纸质文献资料116万多册,年征订期刊、报纸1500多种,各类电子图书103.2万多种,中外文数据库11个,电子资源数据库12个,藏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四部丛刊》、《申报》等大型珍贵文献资料,内设期刊、报纸、外文、艺术和人文、自然等多学科的阅览室,共计3200余座,可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研究、学习环境。
学校成立有太行山生态与环境研究所、太行山生态与旅游研究中心、方言研究所、上党文化研究所、教育研究所、书画研究所、赵树理研究所、比较政治与地方治理研究所、数据安全与密码技术研究所、科普研究所、计算机视觉研究所11个研究结构。其中,太行山生态与旅游研究中心被山西省教育厅批准为山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项,围绕上党地区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自然环境等内容的省级以上研究项目40余项。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办学。近年来先后与日本作阳大学、澳大利亚教育联盟、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施坦尼劳斯分校、印度夏尔达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新西兰维特利亚国立理工学院、美国伯米吉州立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马来西亚沙巴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科技管理信息学院、马来西亚北方大学、英国阿伯丁大学、美国东北州立大学等14所国外高校签署了合作交流协议,为师资培养、学生交换、访问学者等领域搭建良好平台。近年来,学院积极落实学生交流项目,海外合作项目共6项:马来亚大学交换生、北方大学交换生、阿伯丁大学暑期夏令营项目、伯米吉州立大学交换生、东北州立大学访问学者项目、阿德莱德大学冬令营项目,共派出师生48人次。同时,推进教师派出工作,启动海外师资培养计划,2016年选拔派出海外访问学者3名赴美国东北州立大学进行学习交流,体育系教师1名赴美参加2016年全国学校体育教练员留学项目。邀请美国伯米吉州立大学的Janice Haworth教授和Michael J. Murray教授来我院进行交流访学,举办专业领域的学术讲座。
学校校园文化独具特色,学生社团十分活跃,各类活动丰富多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历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世界啦啦队锦标赛中国选拔赛、全国全民健身操大赛总决赛等活动中成绩优异。
学校坚持“以加强党建为龙头,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科研和学科建设为重点,以全体学生为主体,以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的方略,落实“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应用转型、内涵建设、协调发展,服务我省和长治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宗旨,秉承“求真、求实、求善、求美”的校训,努力实现“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保持个性相结合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我省和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着力建设“和谐校园、活力校园、学术校园、文明校园”,形成了“团结、严谨、敬业、创新”的优良校风、“德高业精、诲人不倦”的教风、“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学风。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获得山西省“2010?2011年文明和谐单位”、“2011年度本科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14?2015年高校文明单位标兵”、“2016年度平安校园”等称号。
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师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精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国和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我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贯彻*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省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各项决策部署要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全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教学系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职能处室处务会议制度,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及常态化制度化、“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三基建设”、“两提一创”专项活动,全力推进“1331工程”,规范和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完成省委专项巡视及整改工作,认真落实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六大工程”发展部署,奋力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党的建设等9个子规划,努力实现“一个发展转型、两个重点提升、三个着力优化、四个努力增加、五个明显提高”的发展目标,着力提升党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内涵发展水平。
全校上下扎实推进“党建龙头工程”,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更好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推进“教学质量工程”,强化教学中心地位,深化教学综合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推进“学科科研工程”,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促进学校教育教学与我省和长治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立德树人工程”,落实“学生第一”理念,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和指导、服务,积极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推进“和谐民生工程”,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办一切事业,建设更加幸福美好的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