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文理学院寒假放假时间安排及校历开学时间
一、2020-2021年西安文理学院寒假放假时间安排
根据我校教学实际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有关要求,每学期实际教学周数要保证16周,同时参考体育学院对冬季长跑比赛、春季运动会等时间的安排,现对2020-2021学年教学日历做如下安排:
一、教育教学、期末考核安排
2020-2021学年起止日期为:2020年9月7日(星期一)至2021年7月18日(星期日);全学年共40周。
1.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从2020年9月7日(星期一)至2021年1月24日(星期日),共20周。
在校生安排:上课时间为2020年9月7日(第1周星期一)至2020年12月25日(第16周星期五),共计16个教学周。
全校学生期末考核时间安排为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1月22日(第17周星期一至第20周星期五)。
2.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从2021年3月1日(星期一)至2021年7月18日(星期日),共20周。
非毕业生安排:上课时间为2021年3月1日(第1周星期一)至2021年6月18日(第16周星期五),累计16个教学周;期末考核时间安排为2021年6月21日至2021年7月16日(第17周星期一至第20周星期五)。
二、学生报到、新生军训的时间安排
1.报到时间: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在校生报到日期为2020年9月5日至9月6日。新生报到日期待定。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学生报到时间为2021年2月27日至2月28日。
2.军训时间:2020级新生军训时间安排待定。
三、运动会、节假日等其他安排
1.冬季长跑比赛安排:2020年12月9日(第14周星期三)举行。春季运动会安排: 2021年春季运动会安排在2021年4月21日至2021年4月23日(第8周星期三至星期五)举行。
2.寒暑假安排:寒假5周,从2021年1月23日至2021年2月26日;暑假7周,从2021年7月17日至2021年9月3日。全学年假期共12周。
3.节假日安排:2020年放假安排遵照国务院办公厅已公布的2020年节假日放假调休安排,2021年放假安排待定。
中秋节、国庆节放假安排:2020年10月1日至2020年10月8日(第4周星期四至第5周星期四)放假,9月27日(第3周星期日)正常上课上单周星期三课程,10月10日(第5周星期六)正常上课上单周星期四课程。
二、西安文理学院简介
西安文理学院位于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学校是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市政府主办、省市共建、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先后由西安大学、西安师范专科学校、西安教育学院、西安幼儿师范学校和西安师范学校合并而成,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3年设立的陕西师范学堂。学校秉承关中书院“躬行实践、经世致用、敦本尚实、笃行践履”的内涵,结合国家“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凝练形成“重德、笃学、躬行、崇高”的校训。学校确立了“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城市大学”的办学定位,“师范做优、文史做强、工管做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定位,“培养为西安城市建设与发展服务、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2011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成为陕西省双学士学位授予试点单位,2014年成为陕西省转型发展试点学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工作站设站单位,现设有教育硕士、工程硕士2个示范工作站。2016年成为西安市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试点高校,2018年获批为“省级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单位。连续七年荣获西安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
学校有高新、太白和关中书院三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纸质图书资料160万余册,电子图书资料130万余册,固定资产总值11亿余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亿余元。
学校现有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600余人,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300余人;柔性引进各类人才共41人,其中外聘两院院士3人,学科首席专家12人;有国家、省、市级各类专家19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6人,省级师德标兵3人,省级师德示范团队1个,省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15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3000人,设有13个二级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关中书院。48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形成了师范教育、文化旅游、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化工、经营管理6个专业群。目前有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四主体一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市级工程实验室、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市级一流学科、13个市级一流专业;32门省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省级一流课程等高层次课程。近五年,获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276项,其他政府项目563项,横向项目606项,30万以上横向项目72项,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累计科研经费2亿余元;核心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49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212部;获批国家专利22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