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高考志愿助手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1】

“感动中国度人物”是由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组主办的人物评选活动。12月22开始网络投票。2月14日20时,“感动中国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一套播出。

“感动中国度人物”为:

热心公益的磨刀老人吴锦泉;

帮助宝贝回家的志愿者张宝艳、秦艳友夫妇;

带领女排重夺世界杯的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

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

琴弦上的放歌者阎肃;

促进民族团结的基层村干部买买提江?吾买尔;

鞠躬尽瘁的化缘校长莫振高;

中国首位获诺贝尔科学奖的本土科学家屠呦呦;

奋不顾身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潜水员官东;

为养育孤儿卖唱的老艺术家王宽,以及全体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度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2】

2月14日20时,“感动中国”度人物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隆重举行。10名(组)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感动了电视机前千千万万的观众。从2002年开始,全国先后有100多(组)人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其中有许多名(组)军人获此殊荣。今天,编者为您盘点那些感动中国的军人们。让我们重温崇高,再次感动!

感动中国度特别致敬:

抗战老兵爱国侨胞

【获奖名片】精忠报国

【感动事迹】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9.3”阅兵式上,赢得了最多的掌声和最高的敬意。他们是历史,也是现在。他们中既有抗日战争的亲历者,也有抗战老兵的后代,还有海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当300余名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苍苍白发,熠熠勋章,这群耄耋老人用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着对祖国强盛的崇高敬意。70多年前,他们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之路的勇士,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他们依旧对国家和民族怀抱拳拳之心。

和抗战老兵群体一样,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海外华侨华人或是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或是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或是直接回国参军,爱国侨胞们众志成城,筑起一条坚不可摧的血脉长城。积淀在他们身上的赤子情怀和文化血脉,将助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圆“中国梦”的未来。

在这里,我们向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两个群体特别致敬,不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传承他们为民族尽忠义的担当。

阎肃

【获奖名片】弦歌感人肠

感动中国人物??琴弦上的放歌者

【颁奖辞】

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感动事迹】

《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

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

63年过去了,阎肃已然著作等身,但他始终强调自己就是一个兵,为兵服务是他的责任。因积劳成疾,9月,阎肃突发脑梗,并于2016年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官东

【获奖名片】天下英雄气

感动中国人物??拯救“东方之星”落水乘客的当代大学生

【颁奖辞】

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感动事迹】

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官东主动请缨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分队。6月2日抵达救援现场后,他第一个跳入水中,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首先在船舱内发现朱红美老人,他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具,最终成功将其救出,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还者。14时15分,官东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找到了船员陈书涵。面对体力严重透支,陷入绝望的陈书涵,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仅靠轻潜装具支撑。撤退时,他身上的信号绳被缠住,危急之下,官东割断信号绳,与水面彻底失联。官东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近20分钟,终于找到出舱口,怎料,一个暗流瞬间将他卷入深水区,而此时,装具里的氧气即将耗尽,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具,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刚出水的官东双眼通红、鼻孔流血。面对大家的赞许,这个帅气的90后小伙儿,没有多言。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感动中国度特别致敬:

抗击埃博拉病毒中国援非医疗队

【获奖名片】流芳布天涯

【感动事迹】

3月,埃博拉疫情突然在西非爆发。这是一种人类束手无策的病毒,感染性强,死亡率极高。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三个国家成为重灾区。而且疫情正在不断蔓延,威胁着周边国家的安全。

疫情最早出现在几内亚,第一例埃博拉患者就是由中国医生曹广亲自接诊的,曹广曾徒手翻开患者的眼皮检查瞳孔,他也成为距离埃博拉最近的中国人。这名患者在入院后第二天死亡。随后20天,医院接诊了12名感染者,有9名几内亚医护人员被感染,6名死亡。

一时间,世界各国谈埃色变。

中几友好医院的中国医生选择了坚守,他们借鉴抗非典的经验,制定出一套疫情应急方案,并向几内亚工作人员和当地华侨华人广泛宣传,普及防控知识。

很快中国的后援医疗队抵达这里,一场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大接力开始了。

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声明,宣布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议疫情发生国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有些援非国家开始撤走本国医生,召回驻疫区国外交官。

在声明发布的第二天,中国政府决定派出3支专家组分赴西非三国,对当地防控埃博拉疫情进行技术援助。同时,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于当地时间11日分别运抵三个国家。

9月,塞拉利昂的疫情严重起来,中国增援的医疗队和检测队共59人在9月中旬抵达塞拉利昂。

11月,又一支队伍从中国出发,远赴千里之外的利比里亚,他们很快新建一所100张床位的埃博拉出血热诊疗中心。

1月12日,在这里就诊的三名埃博拉患者康复出院。疫情虽然并没有过去,但正在出现转机。

两天之后,新一批援助利比亚和塞拉利利昂的医疗队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发,奔赴疫区一线。

病毒是全人类的敌人,应对埃博拉疫情不仅是西非三国的事情,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迄今,中国在当地支持并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中国医务人员累计有近600名,并已向13个非洲国家提供了4轮价值约7.5亿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一次援外行动。

在最危难的时刻,中国医生和非洲人民站在一起,患难与共、风雨同舟。这是中非友谊的真情体现。在埃博拉疫情中,世界看到了中国医生的使命,也看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陈俊贵

守护士兵墓园的老兵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

【颁奖辞】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你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洒一碗酒,那碗里是岁月峥嵘;敬一个礼,那是士兵最真的情义。雪下了又融,草黄了又青,你种在山顶的松,岿然不动。

【感动事迹】

1979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年4月6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他和其他三名战士带着干粮出门求援,在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陈俊贵。班长和战友陆续牺牲了,陈俊贵最终得救。1985年冬天,陈俊贵作决定,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来到班长和战友牺牲的新疆天山脚下,为战友守墓。陈俊贵没有忘记班长的临终嘱托:希望陈俊贵可以去他的老家看望一下自己的父母。2005年10月,陈俊贵终于赶赴班长的老家湖北省罗田县。

载人航天英雄群体

壮志苍穹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2003-2013载人航天英雄群体

【颁奖辞】

浩瀚星空中,他们让中国闪耀出最灿烂的光芒。广袤银河里,华夏儿女的飞天愿望不再是幻想。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那一个个肃穆的军礼,是对祖国最庄严的承诺!

【感动事迹】

从2003到2013,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十年路程,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起飞,中国人在太空中行走的越来越远,而我们的梦想却越来越近,让我们向载人航天英雄群体致敬。

黄旭华

誓言无声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中国核潜艇之父

【颁奖辞】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三十载赫赫而无名,花甲年不弃使命。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感动事迹】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文波

能受天磨为铁汉

2012年感动中国人物??南海舰队某部南沙守礁工程师

【颁奖辞】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你也有爱,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感动事迹】

李文波21岁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入伍20多年来,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为了守礁,李文波亏欠家里太多。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2005年9月,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向北方失声痛哭。

何祥美

三栖尖兵

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解放军73653部队73分队上士

【颁奖辞】

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着手中枪,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感动事迹】

1999年12月,农村青年何祥美入伍时只是初中文化水平。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何祥美已成为一名具备“三栖”作战能力的全能战士。何祥美精通狙击步枪、匕首枪、微型冲锋枪等8种轻武器射击,在200米距离上指哪打哪,发发命中要害;手枪速射,从拔枪、上膛到击发,仅需0.58秒……过硬的本领使他被战友们封为“枪王”。2006年以来,他先后参加20多次汇报演示,被上海合作组织峰会、APEC会议等指定为安保人员、1号狙击手们,被表彰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荣立三等功2次。原南京军区战士何祥美,用青春、热血和忠诚,把自己的军旅生涯书写得既精彩又壮美。

王伟

冲入泥石流救23条生命的军人

2010年感动中国人物??武警甘肃总队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队舟曲县中队副中队长

【颁奖辞】

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掩埋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感动事迹】

2010年8月7日晚11时20分,舟曲泥石流现场,27岁的王伟带领25名官兵冒雨冲入泥石流现场,与战友营救20多个小时,让23条生命逃离了死神的威胁,而自己怀孕2个月的妻子、妹妹和岳父母一家五口人却遇难,被浑浊的泥石流无情吞噬。

全国两会关于专车改革新政策提案,今年两会

全国两会关于专车改革热点提案,两会关于专

全国两会关于出租车改革新政策提案,今年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