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有哪些学院和哪些专业 附特色重点专业

高考志愿助手

一、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简介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City College of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2004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独立学院。2009年,由东莞理工学院和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并于2011年择址东莞市寮步镇建设新校区。 坐落于中国最具魅力、最具经济活力的“世界工厂”、全国文明城市的东莞,涵盖了管、工、理、文、法、经、商、艺等学科门类,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东莞理工学院、广东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按新机制运作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学院位于东莞市广东?东莞市寮步镇文昌路1号。校园规划用地1228亩,完成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设有13个教学单位,4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两万多人。

二、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有哪些学院和哪些专业

城建与环境学院

城建与环境学院成立于2019年4月,其前身为成立于2016年的城市与环境科学系,是学校综合性工科学院,拥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安全工程、环境工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等7个本科专业。

截止2020年,城建与环境学院共有教职工总数4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副高职称10人,专任教师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同时还有高职称兼职教师多人。拥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双师结构合理,教学经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专兼职教师中多人拥有一级建造师、工程造价师、环境影响评价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等专业技能证书。

城建与环境学院坚持“教学与科研并举,和谐与竞争共存”的办学指导思想,倡导“安全、环保、低碳”理念,秉着“面向东莞、服务东莞”的原则,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己任,争取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金融与贸易学院

金融与贸易学院成立于2007年7月,现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电子商务、投资学和互联网金融等六个本科专业,并开设了金融分析师(CFA)创新实验班、保险学(北部湾财产保险公司班)和金融学2+2国际班,现有学生约3000人。学院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保险学、投资学等五个教研室。广东省高等学校经济与贸易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广东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理事单位。师资队伍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合理。

截止2020年,该学院拥有教师61名,其中教授8名、副教授11名、讲师32名、博士15名、硕士及以上53名。已初步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学术梯队和研究团队。此外,还聘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金融学院知名学者,以及优秀的企业家、银行家为客座教授或副教授。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以教育,实行对学生的教育和修养并重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学院“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在学院的统一领导下,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进行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该系正逐步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院部。

截止2020年,计算机与信息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3个专业。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行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道德修养并重的教育理念,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企业协同育人等一系列举措,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成为特色鲜明的二级学院。学院设有5个教研室和1个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研室、软件工程教研室、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教研室、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数学教研室,信息技术专业实验室。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截止2020年,该学院拥有教职工 68人,专任教师 5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 7人,高级工程师2人,博士 6人,硕士51人,已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学术梯队和研究团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

创意设计学院

创意设计学院起源于2004年成立的艺术设计教研室,是该校成立的第一个二级学院,同时也是该校唯一的一个省级试点学院,是粤港澳大湾区设计联盟主要发起单位,是广东省文创联盟唯一高校成员单位。现有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四个本科专业,在院学生1300人,现有省级特色专业、校级重点学科、校级教学团队各一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我校第一个启动IEET认证专业。学院设有移动终端多媒体研究中心、东莞市文创工作坊、设计服务中心、设计工作室(8个)等多个应用型科研实践机构。

创意设计学院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工业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四个本科专业。该学院开设的所有专业都是面向珠三角地区,特别是面向东莞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学生毕业就业前景良好。

根据学校官网,2020年创意设计学院共有专业教师26人,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3人,助教8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23人,聘请广州美术学院曹雪教授等业界导师13人。近五年,学院教师主持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国家级),教育部产教融合项目1项(国家级),文化部(国家级)项目1项、广东省教育厅项目9项、东莞市社科项目6项,东莞市科技局项目4项、广东省非遗基地项目5项、校级科研项目2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5篇,其中SCI7篇,SSCI3篇,CPCI2篇、EI9篇、中文核心期刊(含CSSCI)论文19篇,教材主编3本、参编7本,专著出版6本,出版设计专辑4本,教师个人举办国际研讨会5次,教师个人负责大型策展3次,教师获国际赛事银奖1项,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文学与传媒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其前身为文学与传媒系。文学与传媒学院开设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两个本科专业。现已形成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科学、学历结构较高的教学科研团队。建有数字语言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室、文秘实训室、新闻演播厅等多个现代专业实验室,以及东莞文化研究中心。文学与传媒学院还负责全校各专业大学语文的教学,承担着全校两上万名学生人文教育和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是城市学院向多学科、综合性独立学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全校努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载体。该院治学严谨,学风日盛,培养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就业率达98%以上。学生在择业方面也有较大的选择范围,就业方向如国家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出版机构、培训机构、企业等等。

文学与传媒学院学术薪火相传,文脉绵绵不绝,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学底蕴。现开设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两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掌握系统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具备较强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和审美鉴评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顺应数字信息时代发展和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以系统的学习为社会新媒体和媒介事业输送人才。

文学与传媒学院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截止2020年,该学院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博士6人。他们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学者,也有初露锋芒的青年专家,一流的教学水平,屡次在教学比赛中名列前茅。这支队伍是学校培养优秀人才的主力军,也是学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的中坚力量。

体育教学部

体育教学部成立于2003年9月,是学校直属领导的教学单位,承担全校的体育课教学及体育竞赛、群体活动的工作。承担着全校两万余名学生体育教育和提高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是城市学院向多学科、综合性独立学院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努力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载体。经过不断摸索与创新,体育教学部无论是在教学、科研、运动训练、还是在课外活动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现开设有足球、篮球,软式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手球、健美操、形体、健美、武术等课程,在学校体育场馆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还将陆陆续续开设新的项目,不断完善体育课程设置。

截止2020年,体育教学部拥有任课教师 2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中级职称)16人,助教7人,行政教辅人员1人,其中中共党员21人,民主党派人士1人。这已初步形成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学术梯队和研究团队,为我部的教学研究和学校的发展提供着坚实的人才储备,是一个年轻、热情、团结的集体。

体育教学部确立了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以体育课教学、课外群体活动、体育竞赛代表队训练为主线,加强教学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力求在抓质量、上水平、创特色的改革中探索构建适合独立学校的体育工作体系

艺术学院

艺术学院创建于2005年,有效促进学校、地方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先进的艺术表演理念、较好的创新能力和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表现能力、能从事艺术表演、教学、群文管理及组织策划等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艺术专门人才,充分体现了我校艺术教育的特色与魅力,是学校对外宣传的主要窗口。

截止2020年,艺术学院设有音乐表演、舞蹈表演、影视表演三个本科专业及音乐表演、服装设计两个专科专业。并拥有丰厚的校内外教学资源,建有设施齐备的教学实训基地:钢琴房、数码钢琴室、合唱排练厅、舞蹈训练厅、影视剧场、多媒体数字设计录制厅、音乐厅、大型综艺剧场、服装设计实验室、艺术设计作品陈列室等。校内建有艺术实训机构:合唱团、舞蹈队、管乐队、剧社、艺术制作设计室等。还配备了各种演出所需的道具和服装。同时艺术学院建有校外企事业文化机构和学校实习基地8个,另外还和二十多个企事业单位建有长期合作关系。

艺术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截止2020年,拥有专职教师23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4人,硕士以上17人,具有丰富的艺术教学与舞台实践经验。学院拥有丰厚的校内外教学资源,建有设施齐备的艺术教学实训基地。同时,校内设有艺术实训机构:合唱团、舞蹈队、管乐队、剧社等。校外建有企事业文化机构和学校实习基地19个,2019年3月,与东莞市文化馆签订协议,成为共享文化馆共建单位,为学生校外实践、毕业实习、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商学院

商学院前身为经管科学部,创建于2003年,后分设财经系和管理系,因发展需要于2018年1月两系合并后更名,是我校办学规模最大的院系之一。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等六个本科专业,并开设了会计学(ACCA方向)、会计学(CPA方向)创新教学班、财务管理卓越班和美宜佳新商业精英班,在院学生4528人。

截止2020年,商学院拥有教职工73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9人,博士及博士后11人,硕士63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力量比较雄厚、充满朝气、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师队伍。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完成或正在主持国家、省、市及校级科研项目达125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8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60篇,教材主编7本、参编12本,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法学院

法学院成立于2005年。法学院设有法学、行政管理、社会工作三个本科专业,设有法律系、公共管理系、社会工作系等教学研究机构和日常教学事务管理、学生办事服务机构,设有东莞社情研究中心、东莞市商事仲裁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东莞市志愿服务研究院(与寮步镇政府共建)等四个科研机构。法学院是广东省多个学科专业学会、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法学专业为学校“专业改革综合试点专业”,社会工作为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重点建设学科。

法学院以“养浩然正气,铸法政精魂”为院训,以“教学立院、科研兴院、人才强院”为抓手,以培养德才兼备、专业理论基础扎实、职业技能熟练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法治建设、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管理、社会工作专门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及“思、辩、说、做、写”等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

截止2020年,法学院拥有教职工4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中级职称25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29人;有兼职执业律师7人、社会工作师9人、仲裁员5人,70%以上为“双师双能型”教师,同时还聘请了政府、法律、社工机构等校外专家、业师40余人作为客座教授、副教授。

智能制造学院

2019年3月15日,智能制造学院正式成立,下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机器人工程专业等7个本科专业,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紧密依托东莞机器人、智能装备、物联通信、智能终端、大数据等新兴领域与新兴产业,已形成以智能制造为引领,机械工程、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良好发展格局,致力于培养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业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智能通信、物联网技术等多领域、跨学科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4人,博士10人,博士后2人,硕博学历占比80%以上。学院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支,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东莞市优秀教师1人,访问学者3人,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1项。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年4月25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及相关选修课的教学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和接班人,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中坚力量和主阵地。

创新创业学院

2019年3月14日,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正式揭牌成立。创新创业学院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总体目标,汇集学校、行业、企业的优质资源,紧密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和科研实践平台,全面系统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和创新创业培育孵化,着力培养、培育具有企业家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复合型人才。

三、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特色重点专业目录

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保险学、物流管理、安全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在建项目:软件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际经济与贸易、数字媒体艺术、财务管理

2024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寒假放假时间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寒假放假时间安排及

2024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有几个校区,大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新生宿舍条件怎么样

2024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新生开学报到

2024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高考录取通知

2024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专业排名排行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要多少分录取能考上,

2024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新生入学指南

2024年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录取通知书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