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别杜甫_恨别阅读答案
恨别杜甫,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家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希望国家早日安定和平的愿望。本文恨别杜甫由高考志愿助手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导读:
这首诗以直抒的方式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作者内心的想法和愿望。其原文如下:
恨 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恨别阅读答案:
(1)本文表现了作者所恨为何事。请试做分析。
答:①作品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②作品表现了作者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2)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试分析此联“不言神伤之妙”如何体现。
答:颈联通过写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的反常情节,以诗人坐卧不宁的举动来委婉曲折地表现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 它不是抽象的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3)这首诗意蕴丰富,请概述此诗抒发的思想情感。
答:①思乡恋亲之情(思家忆弟的深情)。②感时忧国,渴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之情。③年岁老大,漂零憔悴的悲凉和凄苦。
(4)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技巧,请就其中一种加以鉴赏。
答:)①细节描写。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通过这种“宵立昼眠”的反常行为和坐立不安的举动,委婉曲折地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
②互文。“思家”、“忆弟”为互文。清宵月夜,坐立不安;白昼看云,倦极而眠。这种夜醒昼眠的反常举动皆因“思家” “忆弟”所致。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思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
③对偶。“思家”对“忆弟”,“步月”对“看云”,“清宵立”对“白日眠”,对仗工整,平仄谐和,突出坐卧不宁情状,委婉曲折地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
恨别翻译:
我离开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安史之乱叛军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
草木由青变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在江边渐渐老去。
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
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令人高兴的是听说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
恨别字词解释:
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②洛城:洛阳
③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⑤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恨别背景:
杜甫于759年(乾元二年)春告别了故乡洛阳,返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不久弃官客居秦州、同谷,后来到了成都,辗转四千里。杜甫写此诗时,距755年(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在这几年中,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是杜甫深为忧虑的事。
恨别主旨大意:
抒发了杜甫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杜甫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情真语挚,沉郁顿挫,扣人心弦。
恨别赏析:
鉴赏此诗,一要注意炼字的表达效果,二要注意表意的含蓄蕴藉,寓情于形象的描绘和叙述之中。首联中的的“一别”“长驱”颔联中的“衰”“老”等词,一方面表现了叛军的嚣张气焰,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的无奈、悲凉、飘零憔悴的遭遇。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潜评论此联说:“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
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中的“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诗人到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杜甫有四弟,名为杜颖、杜观、杜丰、杜占,其中杜颖、杜观、杜丰散在各地,只有杜占随杜甫入蜀。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杜甫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杜甫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760年(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杜甫盼望国家复兴,他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这首诗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杜甫胸怀的开阔。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杜甫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
后世评价:
1,沈德潜: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步月’、‘看云’,有不言神伤之妙。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以上这篇恨别杜甫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高考志愿助手!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