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湖南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四)

高考志愿助手
为目标,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引领前行,鼓励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市场体系,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不断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总结推介文化创新发展机制,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制造业、农业融合,培育壮大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创意文化产业,加快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打造优势文化产业集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加强国有文化资产监管,创新国有文化企业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兴办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权交易机制。推进湖南文化“走出去”,增强湖湘文化影响力。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把正确导向贯穿到媒体发展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加强社会舆情应急管理,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传播正能量。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网络内容建设工程,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净化网络环境。健全版权保护与合作管理机制。优化媒体结构,规范传播秩序。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媒体数字化建设,培育壮大一批新型主流媒体。

15.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促进军民融合发展。

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应按照事权划分与支出责任体制要求,积极支持国防建设和军队改革,建立省级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大力推进人民防空建设。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后备力量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团结。发挥既有优势、整合特有资源,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打造一批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增强先进技术、产业产品、基础设施等军民共用的协调性,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把军民融合产业规划纳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支持军工企业开发民用产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快发展军民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新机制,促进军民两用技术转化,鼓励开展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加强军民融合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中心、省级以上国防重点实验室和国防工业中试基地,推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公共信息、成果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四、坚持绿色发展,建设两型生态新家园

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富省、绿色惠民,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16.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督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全面建成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监管体制,建立国土空间保护制度,建立生态红线制度,完善空间规划体系,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建立覆盖全省、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自然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建立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导向,监管统一、执法严明、多方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建立交叉运用经济杠杆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市场体系。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完善和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充分反映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的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地方法律法规,健全生态环境执法和司法体制,强化生态文明法治保障。完善生态文明道德文化制度,健全生态文明公众参与机制。

17.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实施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第三阶段五年行动,出台深化长株潭两型试验区改革意见,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改革试点,进一步创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产业优化、科技创新、土地管理等体制机制,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新路,建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发挥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作用,在全省总结推广两型改革经验。健全两型认证标准体系,创新清洁低碳技术推广机制,完善两型考核评价机制,深入开展两型示范创建,形成两型社会建设的政策支持、科技支撑体系。

18.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在重金属重度污染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加强资源环境国情省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制止奢靡之风。在生产、流通、仓储、消费各环节落实全面节约。管住公款消费,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19.推动低碳循环发展。

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健全节能环保价格政策,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大力推行两型采购、绿色税收、绿色金融等政策,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支持绿色清洁生产,引导绿色投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建设绿色城镇,发展绿色产业,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体系。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深入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循环高效利用,推动循环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加快核电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和页岩气开发,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实行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提高建筑标准化、产业化、工厂化水平,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加快建立碳交易市场和低碳技术交易平台,大力推广新能源发电技术、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大气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等清洁低碳技术,完善和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环境服务,开展低碳城区、园区、社区、景区试点示范,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低碳发展。

20.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科学合理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管制界限,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创新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保护发展模式,建设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型城市群。支持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强化湘江等四水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构建“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屏障。开展大规模的国土绿色行动,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强天然林保护。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行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继续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突出抓好清水塘、竹埠港、锡矿山、水口山和三十六湾等老工业基地搬迁改造和重点区域治理,加强洞庭湖及四水流域综合治理。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统筹农村饮用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加快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五、坚持开放发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开放是走向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全国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趋势,充分挖掘“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坚持内外需并重、进出口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21.全面对接和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着眼中部地区“三基地一枢纽”的战略安排,全面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产能出海、境外投资、跨国并购、服务外包等重点行动,实现与国家“一带一路”陆海空大通道的互联互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优质富余产能向外转移,引导优势产业扩大对外投资。促进沿线人文交流,加强与沿线国家与地区在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围绕建设内湖经济区、协调发展区、对内对外开放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强化与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多领域合作,促进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多层次协作,加快融入沿江产业发展链,将我省打造成长江经济带交通物流枢纽和先进制造基地。强化长沙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一带一部”首位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定位,促进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科技研发、临空产业等高端要素、高端平台和高端功能集聚。

推动形成立体开放格局。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进湘粤合作示范区建设,辐射带动湘南区域开放发展。深度融入中部崛起战略,加强与中部省份的产业与科技协作,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湘赣边界合作试验区建设。加强与西部省份合作,深化与沿边省区的合作交流,主动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深化与港澳台地区的多领域交流合作。开辟跨境多式联运交通走廊,发展外向型产业集群,增强与中亚、西亚、俄罗斯、欧盟的经贸交流合作。推动与重点国家和地区建立友好省州、友好城市等经贸合作伙伴关系。

22.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完善投资布局,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积极有效引进境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重点引进产业集群、总部经济、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结算中心,大力支持湘南地区承接沿海及国际产业转移。有效发挥综合保税区特殊功能和独有作用。学习推广上海、天津、广东、福建等自贸区建设经验,推进投资、贸易、金融、综合监管等领域制度创新,建立有利于合作共赢并同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

湖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湖南省十三五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