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政府两会工作报告(二)

高考志愿助手

二、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准确把握新常态的新要求,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口,在抢抓机遇中把握工作主动权。

新常态之新,在于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其实质是走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的新路子,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十堰产业结构相对不优,新兴产业发展不足,生态保护要求至高,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艰巨,面临的压力、困难和挑战极为集中,对此我们务必要有足够的认识。同时更要看到,我们正面临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和难得的发展条件:一是中央重点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战略,提升了十堰承东启西的战略区位功能,为十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消费拉动、创新驱动战略,将更好地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的引领和保障作用,促进改革红利、内需潜力、市场活力的释放。三是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一元多层次”战略,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和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必将为十堰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四是东风与沃尔沃战略联盟形成、东风特种商用车有限公司运营、与北京对口协作纵深推进,必将加快十堰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五是随着武当山机场、武十城铁、京能热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强力推进,四条高速公路全面建成,必将为十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六是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全市广大干部精神状态好、干事劲头足、工作作风实,为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只要我们顺应大势,遵循规律,不屈不挠,不馁不骄,以竞进向上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常态,以转型跨越的积极作为适应新常态,以改革创新的勇气引领新常态,就一定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谱写新常态下十堰发展更加辉煌的新篇章。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两个走在前列”,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创新驱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市,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强支撑、保生态、惠民生,全面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加快构建“一核多支点”发展格局,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量增质优、基础设施攻坚提速、生态水质持续优化、扶贫民生精准发力、法治社会和谐有序、党风政风清正廉明”六大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节能减排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改革是发展的制胜法宝。要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协调推进各领域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使改革新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

??坚决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改革。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大幅度减少前置审批;规范行政审批管理,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广网上并联审批,开展好局长进大厅活动,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政府既要从越位点退出,又要把缺位点补上。积极创新行政管理制度,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中介服务,清除和部门捆绑的中介机构,推行中介服务项目目录管理,取消无法律规定、自行设立的服务项目;大力培育中介服务市场,优先培育具备多项资质条件的综合性中介服务机构。

??落实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预算改革,实行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除涉密信息外都必须公开预决算。落实国家税改任务,扩大营改增领域。

??稳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积极开展确权颁证,充分激活农村土地、资产、劳力等资源,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完善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

(二)深入促进开放,释放发展活力

开放与改革相伴而生、相互促进。要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

??全面放活市场。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增强各类所有制经济活力,为民间资本提供大显身手的平台。全面放开创业领域、放低创业门槛、放活创业方式,让更多的人以更低的成本、更广的途径实现创业梦想。积极营造创业崇高、致富光荣的社会风尚,让创业之风劲吹,让创业潮流涌动。放手发展各类市场主体,下大力气解决好融资、用地等难题,切实为市场主体发展保驾护航,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让所有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

??支持实体经济。加强要素资源的有效配置,优先保障重点产业、重点企业的需求;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促其做实做强;创新政银企合作模式,促进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争取新增贷款170亿元以上;继续坚持并发挥好首席服务官制度的作用,为企业更多、更快、更实地排忧解难。

??大力招商引资。强化招商引资工作首位度,整合招商资源,加强招商力量,提升招商质效。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为主战场,引进一批科技型、创新型、环保型企业落户十堰,补充一批龙头型、补链型的项目和企业,提高十堰产业的配套性,拉长产业链条。加大招商项目服务力度,切实提高协议履约率、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确保全年到位资金460亿元。

??提高经济外向度。围绕汽车、特色农业等优势产业产品,利用国内外知名展会平台,扩大内外贸易,不断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进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完成十堰公路口岸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申报验收保税仓库,启动铁路口岸建设,力争外贸出口突破6亿美元。

??推进区域协作。深入开展与北京对口协作,建立对口协作产业发展基金,加快推进市场对接。打破行政壁垒,消除区域、层级、部门、所有制制约,推进区域全方位合作、抱团发展,支持鼓励市内跨行政区域共建产业园区和经济协作。

(三)转变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实力

创新驱动是培育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的根本和关键,壮大支柱产业则是基础和前提。必须通过转型升级、调整结构来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健康成长。

??发挥“牛鼻子”作用,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质效、两化融合,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着力形成一主多元、多极支撑的工业发展格局。一是壮大规模。锁定千亿级汽车工业、百亿级特色工业、百亿级园区工业发展目标,围绕企业成长、园区集聚、产业集群三大重点,突出抓好企业进规、培强、满园等工作,推进倍增计划,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家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2200亿元以上。二是优化结构。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东风,扎实推进“整车专用化”战略,重点支持东风商用车动力总成变速箱、东风特商猛士民品、东风小康30万台微型发动机、驰田3万台高轻自卸车扩能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加快培植大运、海龙、神河等专用车骨干企业。在优化汽车产业结构的同时,大力促进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打造过百亿元的产业集群。重点确保人福医药、华润生物、上善堂药业等项目投产见效,支持华昌达工业机器人、三助智能装备、斯堪维亚智能装备等项目建设,推进东风特汽新能源客车、新能源专用车研发生产和万润新能源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加快竹溪金铜岭、茅箭正发等电子园区建设。三是提升素质。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社会氛围,打造开放开明、敢闯敢冒、守法守信、创业创新的企业家队伍。支持企业推进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竞争力。

??筑牢基础性地位,发展现代农业。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化方式开发农业,加快农业规模化、特色化、精深化发展,努力寻求农业发展方式新突破,开辟农业结构优化新途径,取得农民增收新成效,迈出美丽乡村建设新步伐。一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入推进“四个百万”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新增和改造基地35万亩,新增山羊出栏6万只。加快实施“四个一批”工程,着力推进8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350亿元以上。突出打响武当道茶和房县黑木耳两大国字号品牌,力争新认证“三品一标”10个以上。二是创新农村经营机制。支持各类业主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植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新增市级合作社100家、家庭农场100家、专业大户1000家以上。推动农村土地(山场)资源向大户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抓好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整县推进试点工作,着力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职业化、专业化农民。三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建设,改造县乡道路58公里,新建通村公路800公里;除险加固病险水库18座,解决农村安全饮水13.5万人。

??打造支撑性功能,繁荣现代服务业。坚持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并举,传统、现代服务业并重,使服务业多点发力、提速增效。一是突破性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支持武当山五龙景区、太极湖、郧阳岛、子胥湖、大川生态旅游区、黄龙古镇等旅游项目群建设,全力推进城郊生态文化游憩带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游、城郊休闲游、汉江水上游、环库生态游等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力争全年接待游客39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0亿元。加快发展电商服务业,开工建设电商产业园,淘宝?特色中国?十堰馆正式运营,支持郧西涧池乡创建淘宝乡镇,打造湖北小蜜蜂、汽配人网等一批电商龙头企业。二是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重点支持三大物流园区和三大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万达广场、林安商贸物流城、昌升国际物流园、华西农商城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社区商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加快建设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力推进“武当珍品汇”在全国尤其是在北京、武汉的布点。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5%。三是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结合旧城改造,加快“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和异地置换步伐,积极组织批发出城,零售进城,有序整合空间,高效配置资源。

??突出要素性引领,狠抓创新驱动。实施《秦巴山片区(十堰)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积极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和国家农业科技园。大力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和能力提升工程,着力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完成技术交易8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培育精品名牌,支持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和标准化战略,推进十堰制造向十堰创造转变。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