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权威解读

高考志愿助手

政府工作报告权威解读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全晓书杨媛媛)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总理将作政府工作报告,全世界都在等待这一刻。

作为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每一个具体数字、每一项具体举措,都牵动着人们的神经。

过去十多年里,中国经济经历了高速增长。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日益成为世界解读中国不可或缺的“宝典”之一。

然而,急速粗放的发展过后,人们看到了一些地方河流变色、雾霾频袭,堆积如山无人问津的钢铁、高楼林立住户寥寥的“空城”。为了改变这一切,政府工作报告记录下了本届政府付出的努力。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即用77个“改革”,对经济、行政、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范围之广、力度之大、突破之深令人印象深刻。

今年,改革将在这样一个巨大的体量下继续进行??,全国经济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流动人口超过2.5亿,网民超过6.4亿,手机网民超过5.5亿,老年人口突破2亿。

没有人能忽视政府工作报告将要传递的任何一丝信号。对于报告即将披露的经济增长数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外部监事梅兴保认为要辩证地看待,因为如今一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都与原来的意义与影响不同。

“前些年,经济一个百分点的增长涉及100万人就业,但如今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占GDP将近一半,超过第二产业,加上电子商务、互联网经营等,在家就可以创业或就业,就业弹性发生了变化。”梅兴保说。

事实上,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就是对中国发展路径的解读。如果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工作报告串联起来,就会看到一条中国在时代变迁中曲折前行的道路。

新中国第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是1954年9月由时任政务院总理*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身着浅灰色中山装的周总理在两个小时的汇报中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先河??政府向人大报告工作。

这份报告显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以及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仍然是制约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在横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革”动乱中,全国人大无法正常运转,政府工作报告几乎销声匿迹了。1975年,周总理抱病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了“文革”期间唯一一份政府工作报告,这也是他本人的最后一次。

报告阐述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宏愿,然而中国经济的真正腾飞却要等到改革开放以后。

一路走来,中国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探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留下了鲜明的烙印:“有计划商品经济”被“*”所替代;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障国民经济顺利发展”等话语则经常在报告中得到凸显。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进入新世纪,报告里开始出现“依法治国”等词语;对社会秩序、社会治安、社会发展、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等问题也开始持续关注。

进入新世纪,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政府工作报告引入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新理念,改善民生的举措也频频体现,“民”字频现、句句关情。

然而,“PM2.5”“校车”等一系列新词在报告中出现,也凸显了经济、社会中的深层次问题,改革进入“深水区”。

当前,多重矛盾叠加,宏观调控难度加大,必须继续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同时,在强实体、促创新、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可望更大发力。

可以预期,财税、金融、国企改革今年有望获得突破。深化改革,成为破除中国继续前行阻力的良方,必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留下浓墨重彩

政府工作报告讨论发言,2024年全国政府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点评政府工作报告解读,权威解读政府工作报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解

全国政府工作报告评论点评,全国政府工作报

全国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24年全国政府工作

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全国政府工作报告全文精

学习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心得体会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202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