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摘要: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十八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24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在高度评价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当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形势下,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需要“四种力”来提升自己拒腐防变的能力,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共创“首善芝罘”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保持坚守立场的定力。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作为年轻干部,要有“泰山崩于顶而岿然不动”的毅力,要坚定政治观念,保持思想政治定力,在任何时候都要头脑清醒,认清形势,始终做到自警、自励、自省,坚决抵制和反对一切腐败行为。要坚定政治信仰,保持理想信念定力,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坚定政治纪律,保持自我要求定力。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持之以恒、一以贯之。
二是要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持之以恒,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俗话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就是对党内多样的政治生活的一种规范。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学习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通过学习修身养性,陶冶情操,通过学习掌握了解一个党员的基本素养,将党章党规党纪的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维护其尊严与权威。
三是要加大敢于发声的魄力。古人曾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国事担当的情怀,也曾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赤胆报国的誓言,可见,“敢于担当、敢于碰硬”就是一种境界,一种责任,就是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作为年轻干部,就要有这么一种敢于发声的“冲劲”,要有勇气、有责任、有魄力去将正确的东西弘扬下去,将丑陋的东西揭发出来,努力宣传社会正能量。敢于发声,就要有说真话的良知、真办事的信
四是要提升团结群众的魅力。“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的评价应该是党员干部是否做好一项工作的首要标准,要始终坚持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作为年轻干部,工作的出发点应该是如何能更好的为群众提供服务,在思考谋划一项工作时要首先想到这一点,于民有利的事情就算再难再苦也要勇于面对、迎难而上、善作善成,于民不利的事情就算再有诱惑也要坚决说不、切不可为,时时处处、切切实实抓好民生之本。
十八届六中全会心得体会(二)
10月27日胜利闭幕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聚焦于全面从严治党的主题,这是继十八大报告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全面依法治国之后,完成了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部署。六中全会公报开宗明义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并进一步指出,“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显而易见,当前,*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意志更没有变。
从严治党进入&ldqu
新形势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问题虽有所收敛,但并未绝迹;反腐败斗争虽取得重大成效,但新的任务依然艰巨。“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只有全力以赴打好全面从严治党这场没有终点的“攻坚战”和“持久战”,党和人民的千秋基业才能永葆长青。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牢牢抓住制度建设这个根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的成熟不仅表现在思想上、理论上,更体现制度上。思想堕化、作风腐败等问题都只是表象问题,存在的制度问题更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思想教育的作用是引导和教化,加强监督的作用是约束,能治标,起一时之效,却不能治本断根。唯有刨除制度缺失造成的问题滋生“温床”,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因此,从严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牢牢抓住从严治吏这个关键。古人云:“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只有党的自身肌体健康才能抵制外部的侵蚀,才能不给外部侵蚀以机会。我们党拥有8000万党员,每一个党员都是党的细胞,只有个体细胞的“健康”,才能确保党整个肌体的健康,从严治党的效果怎么样就直接体现党员干部的作风表现上。同时,党的政策方针需要党员干部去贯穿落实,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党员干部去推动,联系服务群众也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要牢牢抓住作风建设这个突破口。作风是党的生命,作风问题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和生死存亡。事实上,人民群众对于执政党最关注的就是党风问题,最不满意的也是执政党在权力运行中的不正之风。历史也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一直紧紧依靠和团结人民群众,关键就在于拥有良好的作风形象。好的作风是树立党和党员干部良好形象的“灵魂”,好的作风是凝聚干部群众力量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抓从严治党就要从作风建设抓起。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作风问题非一日之寒,往往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好作风的形成也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为功,在努力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培育新的作风和严惩不正之风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建章立制,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把好的作风保持下去。
百代兴盛依清正,千秋基业仗民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赶考”的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项事关人心向背、政权兴衰的重要课题,是我们党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政治发展考量,必须考出好成绩。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正是我们党向人民立下的一份“军令状”。只有坚决地用行动兑现承诺,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