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考志愿助手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

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扶贫工作是我们一项艰巨的任务。现我以五山乡为例,该乡地处大新偏远地区,属大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半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尽管近几年来,上级部门加大了扶贫的力度,农村电网、农村道路、农村饮水安全和文教卫生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的人均收入和整体生活水平仍然落后,较其他地方的农村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本人分析主要的原因有几点:

1、“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除了部分劳务输出外,有相当部分的村民就靠几亩薄田,开垦几亩坡地种植一些玉米、黄豆,以及政府给予的扶贫鸡、扶贫猪来维持生活,甚至一些困难户就是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思想保守不愿多努力的,伸手就要,不求变,得过且过,出现一种以争当贫困户为荣的极端现象。

2、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难以改变。现在,相当部分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的,有的家庭全年可支配性开支均在万元左右,但相当部分的农户把这些收入消费在平时的吃喝和节庆活动上,而不是如何发展生产。

3、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交通等问题,当地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生产和发展的意识相对淡薄。近年来,在政府的引导和扶贫工作的推动下,有了不小的改变,仍有相当部分的村民停留在粗放生产、无序经营的层面。虽然该乡近年也有些种养户的出现,但生产经营没有典型,没有形成产业化,覆盖面小,农村经济发展还是相对缓慢。

4、目前,扶贫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农村扶贫工作没有根据农村实际做出长远计划,没有认真组织调查,基本流于形式,跟踪服务不到位。如五山乡扶贫母猪的发放相对一些仅有孤寡老人的家庭来说不仅没有起到效果,反而是增加养殖成本,增加额外开支;还有火龙果的种植没有专业性的指导,只种不管,也很难形成产业,所以没有明显的成效等。给农民输入了“血液”,没有彻底改善“造血”功能。

建议:

1、“治贫先治愚”,思想脱贫是近年来的热词,从文化上脱贫,从思想意识上脱贫,利用好现有的人力资源。首先得从文化教育上下大功夫,加大对乡村教育的发展力度,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加大贫困家庭子女上学资助,避免因贫辍学。其次是从群众思想上下功夫,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关乎下一代的发展方向,群众的智慧影响自身造血的功能,我们的文化宣传部门可以经常到村里进行宣传,把外面好的一面展示出来,拿来跟自己对比对比,增强群众荣辱感;干部通过反复沟通、耐心做思想工作,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增强脱贫的紧迫感和荣誉感,彻底摆脱思想的“穷根”。

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产业。我县各乡镇的地理环境,农田设施和耕作水平都存在差异。水利和农田设施相对较好,耕作水平较高,土地利用价值高的地区基础好,而偏远山区如五山等乡镇,可利用的田地有限,交通不便。规模化的生产难成气候,可以考虑的在农户的山坡地、自留地上下功夫。通过近期的努力,虽然也成立了一两个甘蔗的农村合作社,迈出了新的一步,但单一的合作社远远不够,如五山的龙骨花、土猪土鸡、黑山羊等也应组织起来,成立联合社,形成统一的市场,统一推广,更要引进现代电商平台,这就需要有专业的组织策划人员跟踪落实,指导方向,从而引导当地村民形成多样化的种养致富路。同时做好科学决策,避免资源浪费。因为之前种苗是扶贫的项目,大家争着种、养。种出来了,养出来了,但量多了不值钱了,不好卖,货压下来,没见到钱,甚至因为成本高了甚至亏本了。扶贫是好事,但农户的辛苦换来的结果却是空欢喜。倒不如把扶贫的资金投入到合作社中去,把原来分散的种苗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群众出地出力,政府出资金,从降低合作社经营成本、降低风险处着手,让群众放心干、大胆干、积极干,让最终的收入通过股份的形式分红分福利,即使市场不景气,起码也能降低种养的风险而不至于减低农民的收入。从农户最愿意做的项目着手,逐步培养农户的市场经济意识,让百姓从中收到实惠,树立闯市场的信心。

3、建立健全扶贫工作的管理体制,加大培训力度、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目前的扶贫工作,给农户的感觉就是:下一些文件,发一些通知,给一点东西,补一点种苗,大家了事。农户种得怎么样、养得好坏,效益如何,管不了,甚至没人管。扶贫工作类似于搞慈善,拿着国家的钱财,代表着政府“安慰”百姓。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扶贫管理的机制势在必行。种什么、养什么、培训要跟上。种好、养好的农户要大力宣传并组织参观学习,介绍经验。种养不负责任或擅自卖掉种苗的农户要追究,三两年内不再提供扶贫种苗。同时明确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扶贫工作职责。跟踪管理要一路到底。谁负责的钱物谁跟踪,谁培养的项目谁负责,政府的钱是国家的钱,也是百姓的钱,扶贫的部门要管理这些钱就要负这些责任。

【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

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现在进入精准帮扶阶段。但是,在精准帮扶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

(一)准备工作不充分,存在盲目性。工作中明显存在思路不清、盲目行动的现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对扶贫形势认识不够。精准扶贫工作伊始,很多驻村工作队依旧存在惯性思维,认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只是阶段性工作任务,只要每年给贫困户资金和物资,慰问一下贫困户就算完成任务,因而思想上重视不够,对精准扶贫工作缺乏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二是扶贫政策学习研究不透。有的认为,扶贫工作应是扶贫办的职责,工作队只需要配合作战,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过分依赖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解答。因为学习研究不够,有的对扶贫工作的具体政策和基本内容完全不了解,将政策与村情户情结合不到位,直接导致帮助贫困户制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不够精准,随意性较大。

(二)贫困户差异不大,存在相互攀比现象。贫困户的身份认定在各地都存在不小的争议,当前因为贫困户多数是因缺少劳力、技能或因病致贫,各农户间实际的家庭总收入悬殊并不太大,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现象,除了“五保户”和一些特困的残障人群外,其他贫困户的识别与锁定工作难度较大,农户之间互相攀比争取贫困户身份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地方因此又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三)贫困类型多样,脱贫存在艰巨性。贫困户的贫困类型较多,有的因病、残、缺劳力、缺资源、缺资金、缺技术,有的因上学、自身素质先天不足等导致贫困,每户贫困户一般都有多个致贫原因,单从某一方面进行扶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有的虽有劳力,但缺智力、缺资源,打工走不出去,经营无门路,不适合发展种养产业;有的既缺劳力,又缺智力,吃了上顿愁下顿,完全需要政府兜底的人多面广。

(四)扶贫疲于应付,缺乏顶层设计。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相关政策尚在制定中,具体实施办法还未出台,各地就紧锣密鼓的开展了工作,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区、市、县三级脱节的现象,加之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几经反复,数字来回变动,加大了工作量和工作成本,挫伤了乡村干部和工作队的积极性。来回反复的给贫困户签字确认,也造成了贫困户的反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有的村干部工作热情下降,存在消极应对的现象;有的工作队角色转变没到位,只能当传声筒,传传精神而已,脱贫措施停留在纸上谈兵。

对策与建议:

各地要结合实际,科学制定精准脱贫计划和实施方案,绘制一份明确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线图”。

(一)创新产业扶贫机制。要围绕农民增收抓好产业扶贫开发,选准合适的产业项目。对于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较好的地方,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和龙头企业带动引领,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带动贫困人口走上可持续的增收致富之路。加快推进“一乡一业”产业对接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大力推广“企业+基础+农户”经营模式,变一家一户分散种植为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对于土地资源匮乏的地方,选择适合的产业,如种桑养蚕等。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让有劳力,但缺智力、缺资源的贫困农户享受农业生产经营平均利润率。

(二)统筹整合扶助资金。要依据各县(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需求确定整个资金“盘子”,通过贫困村脱贫计划、贫困户脱贫计划统筹整合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第一要建立扶贫投入县(区)级整合平台。在中央、自治区、市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各县(区)也应按照当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量和存量资金的一定比例建立扶贫产业基金,解决专项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第二要强力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按照“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要求,对农村饮水、乡村道路、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移民搬迁、一事一议等各类涉农资金进行整合、捆绑、打包,与扶贫专项资金统筹使用,重点投向精准扶贫领域。

(三)创新金融扶贫机制。一要探索以财政扶持资金作为贫困农户股金,入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或者投资政府融资性基金,参与分红或获取利息收入。二要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撬动金融资本投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支持老区贫困乡镇、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三要全面实施精准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对具备就业创业潜质、技能素质、一定还款能力和守信用的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实现“5万元以内、三年期限、无担保、免抵押、全贴息”的信用贷款全覆盖。

(四)创新社会参与扶贫机制。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仅靠党委、政府是不够的,必须积极倡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参与扶贫工作,建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统一战线”。一是要调动企业扶贫的积极性。企业是社会扶贫的重要力量,要引导各类企业通过投资兴业、招工就业、捐资助贫、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参加村企共建、结对帮扶。二是要调动社会组织扶贫的积极性。切实加强对社会组织开展扶贫活动的信息服务、业务指导和规范管理,试行政府购买服务试点,鼓励社会组织承接政府扶贫项目。三是要调动爱心人士扶贫的积极性。要探索建立扶贫信息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发布贫困村、贫困户的困难现状和需求信息,让有爱心和捐赠意愿的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贫困地区特色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培育、农民工技能培训及结对帮扶等扶贫活动。

(五)做好智力扶贫。俗话说:“扶贫先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开展智力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的自身素质和致富本领是扶贫工作的一项治本措施。贫困户中劳力绝大多数只有小学和初中文化,他们思想观念落后,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弱,开拓进取精神差,存在比较严重的等、靠、要思想。要使这部分人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首当其冲要帮助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在“扶志气”与“增智力”上下功夫。

最新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建议

2024年最新精准扶贫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2024年最新个人精准扶贫发言稿

精准扶贫表态性发言最新

2024年最新精准扶贫座谈会发言

2024年最新精准扶贫个人剖析材料

2024年最新精准扶贫工作剖析材料

2024年最新精准扶贫三讲话一通报对照检查

2024年最新精准扶贫三讲话一通报心得体会

2024年最新精准扶贫学习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