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读后感----无悔的青春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读后感----无悔的青春
鲁迅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把无 价 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如果以此来定义悲喜剧的话,那么《卓娅和舒拉 的故事》就是一部标准的悲剧。
卓娅和舒拉是一对姐弟,卓娅擅长文科,舒拉擅长理科。卓娅比舒拉大两岁,他们在一个班里读书。姐弟俩个性迥异。卓娅是个严肃、认真、待人诚恳的女孩,她严于律己,也严以待人,在学习上她主张独立思考,所以她也希望她的同学能独立思考,有人来问她题,她也不回答,她希望别人能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所以刚开始和她交往的人都不喜欢她,但渐渐地大家就都会了解她,被她的诚恳、坚强、认真所折服,大家都推选她当班长,都愿和她交朋友。
有一次,卓娅在做一道数学题时被难住了,临到夜里休息的时间也没做出来。舒拉把自己做题的本子放在她面前,让她参考。可她连看也不看,硬是要自己做,直到凌晨四点钟才把题做出来。这种刻苦学习精神在当今的小学生中已经很难看到了,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太浮躁,不管做什么作业都是只求迅速,数学题抄袭是常见的现象。他们在卓娅面前肯定感到汗颜。
而舒拉呢,他则是个宽以待己也宽以待人的人,他聪明,灵活,正直,他善于交往,有很多朋友。虽然姐弟俩在个性上相差很大,但他们却都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对国家发生的大事都非常关心,他们常听广播,看报纸。
他们渐渐地由少年步入青年,他们积极向上,意气风发,想要投身于共和国的建设中去。然而此时二战爆发了。卓娅和舒拉以其坚定的性格,顽强的斗志积极投身于卫国战争。母亲虽有万般不舍,但她始终没有阻拦姐弟俩,因为她知道她的挽留是徒劳的,这对优秀的姐弟绝不会置身于革命之外的。况且保家卫国是青年人的使命,正是因为母亲有这种大爱的精神,才使得她在卓娅牺牲后又把舒拉送上了战场,这真是一位博爱的母亲,令人钦佩。
卓娅参军不久就被德军俘虏,她遭到非人的虐待。在俄罗斯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冷天气里,德军让卓娅穿着单衣,光着脚在雪地里来回地走,直到监督她的德军站累了才让她回监狱。年仅18岁的卓娅以顽强的意志抵抗着严寒,她从不说痛,且常痛骂德军,虽然她明知道这样会遭到毒打。她从不屈服,即使在绞刑架上仍高呼苏联万岁。这是真正的视死如归。我是流着泪看完这最后的章节。
卓娅和舒拉牺牲后,母亲被称为英雄的母亲,千千万万个像卓娅和舒拉那样的年轻人喊她“妈妈”,那些青年到她家里来陪她过节,给她写信。母亲渐渐从悲痛中走出来,她又开始出去工作,不过不再是她最初的职业教师,而是去照顾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孩子,她又成为那些孤儿的妈妈,她收养了很多孩子。母亲用这种博爱的精神去传递爱,将卓娅和舒拉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本书留给我的不只是感动,更有深深的思索。首先,卓娅这种顽强的意志很令人敬佩。卓娅不止在战争中,即使在平时的学习中,她也有种不服输的劲头。(m.mrnum.Com)这很值得现在的中小学生学习。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读一读这本书,那么他们一定能从卓娅和舒拉身上学到更多优秀的品质。
其次,卓娅和舒拉的爱国情感是基于对祖国土地和同胞的热爱。我想,爱国不是爱这个国家的政府,而是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热爱同胞。
最后,我想说的是,卓娅和舒拉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生养了一对伟大的英雄儿女,在姐弟俩要求去参军时,“我”作为母亲,心里有万般的不舍,但是她没有一句挽留,因为她知道去参军是正确的,同时它也是姐弟俩的志向,作为母亲,她没有理由挽留。失去了丈夫,又失去了孩子,她的内心该是怎样的痛苦! 她把对自己儿女的爱给予了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她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的博爱,让她成为所有的孤儿的母亲,她把自己的爱撒向人间。
鲁迅曾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把无 价 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如果以此来定义悲喜剧的话,那么《卓娅和舒拉 的故事》就是一部标准的悲剧。
卓娅和舒拉是一对姐弟,卓娅擅长文科,舒拉擅长理科。卓娅比舒拉大两岁,他们在一个班里读书。姐弟俩个性迥异。卓娅是个严肃、认真、待人诚恳的女孩,她严于律己,也严以待人,在学习上她主张独立思考,所以她也希望她的同学能独立思考,有人来问她题,她也不回答,她希望别人能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所以刚开始和她交往的人都不喜欢她,但渐渐地大家就都会了解她,被她的诚恳、坚强、认真所折服,大家都推选她当班长,都愿和她交朋友。
有一次,卓娅在做一道数学题时被难住了,临到夜里休息的时间也没做出来。舒拉把自己做题的本子放在她面前,让她参考。可她连看也不看,硬是要自己做,直到凌晨四点钟才把题做出来。这种刻苦学习精神在当今的小学生中已经很难看到了,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太浮躁,不管做什么作业都是只求迅速,数学题抄袭是常见的现象。他们在卓娅面前肯定感到汗颜。
而舒拉呢,他则是个宽以待己也宽以待人的人,他聪明,灵活,正直,他善于交往,有很多朋友。虽然姐弟俩在个性上相差很大,但他们却都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对国家发生的大事都非常关心,他们常听广播,看报纸。
他们渐渐地由少年步入青年,他们积极向上,意气风发,想要投身于共和国的建设中去。然而此时二战爆发了。卓娅和舒拉以其坚定的性格,顽强的斗志积极投身于卫国战争。母亲虽有万般不舍,但她始终没有阻拦姐弟俩,因为她知道她的挽留是徒劳的,这对优秀的姐弟绝不会置身于革命之外的。况且保家卫国是青年人的使命,正是因为母亲有这种大爱的精神,才使得她在卓娅牺牲后又把舒拉送上了战场,这真是一位博爱的母亲,令人钦佩。
卓娅参军不久就被德军俘虏,她遭到非人的虐待。在俄罗斯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冷天气里,德军让卓娅穿着单衣,光着脚在雪地里来回地走,直到监督她的德军站累了才让她回监狱。年仅18岁的卓娅以顽强的意志抵抗着严寒,她从不说痛,且常痛骂德军,虽然她明知道这样会遭到毒打。她从不屈服,即使在绞刑架上仍高呼苏联万岁。这是真正的视死如归。我是流着泪看完这最后的章节。
卓娅和舒拉牺牲后,母亲被称为英雄的母亲,千千万万个像卓娅和舒拉那样的年轻人喊她“妈妈”,那些青年到她家里来陪她过节,给她写信。母亲渐渐从悲痛中走出来,她又开始出去工作,不过不再是她最初的职业教师,而是去照顾那些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孩子,她又成为那些孤儿的妈妈,她收养了很多孩子。母亲用这种博爱的精神去传递爱,将卓娅和舒拉的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本书留给我的不只是感动,更有深深的思索。首先,卓娅这种顽强的意志很令人敬佩。卓娅不止在战争中,即使在平时的学习中,她也有种不服输的劲头。(m.mrnum.Com)这很值得现在的中小学生学习。如果我们的学生都能读一读这本书,那么他们一定能从卓娅和舒拉身上学到更多优秀的品质。
其次,卓娅和舒拉的爱国情感是基于对祖国土地和同胞的热爱。我想,爱国不是爱这个国家的政府,而是热爱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热爱同胞。
最后,我想说的是,卓娅和舒拉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生养了一对伟大的英雄儿女,在姐弟俩要求去参军时,“我”作为母亲,心里有万般的不舍,但是她没有一句挽留,因为她知道去参军是正确的,同时它也是姐弟俩的志向,作为母亲,她没有理由挽留。失去了丈夫,又失去了孩子,她的内心该是怎样的痛苦! 她把对自己儿女的爱给予了在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她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的博爱,让她成为所有的孤儿的母亲,她把自己的爱撒向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