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新*登黄山观后感三篇
篇1:《*登黄山》观后感
好长时间没进电影院了,由于政治任务去看了场《*登黄山》,感觉真的不错!
现在的电影院是小青年们谈情说爱的场所,像我这样年纪的人经常去看电影的确不多,否则也会招人议论。没想到如今的电影院比以前的先进多了,设施好,效果佳,也很温馨,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登黄山》拍摄得也很好,虽然是政治题材,取材于历史事实,但艺术性很强。卢奇扮演得维妙维肖,再现了一代伟人的风采;魏积安演万里也很逼真,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片在再现历史事实的同时,也极力宣传了黄山的自然风光,松涛,云海,日照,瀑布,都很唯美,不禁让人想到“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誉!
该影片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细节有:
1979年,*75岁高龄,步行登黄山,不要人扶,不坐竹椅,坚持背面上,正面下,“决不半途而废!”体现了革命党人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斗志,令人钦佩!但影片也很真实,绝不有意高考志愿助手人物形象,比如小平同志在宾馆跌倒这一细节就很真实,毕竟是75岁的老人。
1979年,文化大革命虽已结束,但国内政治形势还比较严峻,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更是复杂多变,“两个凡是”思想还在左右着人们的思维意识,所以很多人做事都比较小心谨慎,政治斗争这根弦还绷得比较紧。在安徽,由于凤阳小岗村村民的生死契约,正挑逗着亿万农民的神经,谁是谁非,谁心中都没有底,尽管当时的省委书记万里以“胆大”闻名,他也定夺不了这个局势。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平同志来安徽调研,表面上是登黄山游览,实际上是为中国未来的前途指明方向!一切从实际出发,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此中国有了奋斗的方向,特别是农民有了盼头,干劲更足了!当时就有这样的口号:“要吃米,找万里;要吃粮,找紫阳。”
小平一行登黄山时,恰遇一群复旦大学学生也在黄山游玩,其中的一位女同学特别动情,她非要当面向小平同志表示谢意,感谢他做出了恢复高考制度的决策,使她才有机会从一名工人华丽转身为天之娇子,成为复旦大学的一名学生。这个情节特别感人,因为我也感同身受:记得恢复高考制度时,我在读小学五年级,多读了半年书,因为要通过考试上中学了。由于我出身不好,哥哥才上了初中,校长曾说过我兄弟俩只能有一人上中学,这就意味着我小学毕业就要终止学习。尽管当时我并不知道不读书意味着什么,但我清楚地记得我父亲曾把小学校长请到家吃了饭,请求他能继续推荐我上初中,校长说得很直接,你家成分不好,有一个上初中就是对你家照顾了,再有第二个绝对不可能!那时,我不知道我亲爱的父亲心里是什么滋味,但我现在想起来总觉得父亲是多么伟大,多么超前,为了孩子上学,那时他就知道请客求人!尽管我父亲早已去了天堂,但这一事件就象一根针,深深扎在我的心里,时常隐隐作痛!我与这名复旦大学的学生一样,要不是恢复高考制度,我不可能上大学,我的命运也不知将是什么?
人到了一定年龄总是爱怀旧,总爱想着过去的一些事,特别是那些刻骨铭心的事。说句真心话,我得感谢小平同志,是他让我一家的命运发生了变化,让我们抬起头来做人,因为我们的爷爷辈成分不好,让毛老头整得也够可怜了,我们是无辜的,总不能再殃及到我们!
看了场电影,感慨良多,看来以后还要多进出影剧院,接受教育与熏陶!
篇2:《*登黄山》观后感
7月不同寻常,黄山不仅进入了高铁时代,而且迎来了电影《*登黄山》的首映。黄山人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迎着日出霞光步入了崭*。
电影《*登黄山》以纪实的手法,重现了1979年的7月,75岁高龄的*健步登临黄山、发表“黄山谈话”的过程,片中穿插了大背景下引人关注的小岗村“包产到户”、恢复高考、香港回归等热门话题,全片再现了世纪伟人的人格魅力和崇高风范,让观众重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小康道路的光辉岁月。
一代伟人,登上一座名山;一部电影,再现一段历史。*身着白衬衫、脚穿黑布鞋、拄着拐杖健步登山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观众几次因为山路艰险而为他捏着一把汗,特别是看到*在登山时差点滑倒,我忍不住惊呼,不由得对*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崇高精神心生敬佩。*在慈光阁告诉陪同人员不能因为他在而封山,让游客正常游黄山;在人字瀑传授长征经验让大家把裤脚卷过膝盖,说这样轻松些。在玉屏楼叫夫人和女儿洗脚水别浪费了接着继续泡脚,并让家人和陪同人员把吃的住的让给游客„„这一点一滴都体现了*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优良品质。*在鳌鱼峰与卖茶叶蛋的阿婆亲切交谈、在百步云梯为游黄山的复旦大学学生签名、在始信峰与香港的摄制组亲切合影„„这一切一切体现了*关心百姓疾苦,体察民意,倾听民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崇高风范。重温历史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给黄山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黄山时,问黄山的建设、问黄山的发展、问黄山的生态、问黄山的物产,殷殷叮嘱“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成为全国最富的地方”,句句话语都饱含了他对山区人民致富的殷切期望,处处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冲破观念束缚,敢闯敢试,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勇气和决心。此次黄山“破冰之旅”,*就开发黄山旅游资源、发展黄山旅游业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发表了被后人称之为“开启了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之路的著名的‘黄山讲话’”。*用坚实的脚步、用有力的双手为黄山的未来写下了气壮云天的诗篇,黄山以旅游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发展之路从此开始了新纪元。
如今,36年过去了。黄山已成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的名山,成为世界各地游客竞相前往的旅游胜地。合福高铁的开通,给黄山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实现了*“将来到黄山要能开高考志愿助手”的夙愿。“飞雪千年茂不衰,乱云飞渡仍从容”。在举国纪念*诞辰110周年之际,让我们继承*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全面深化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践行“三严三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奋斗!黄山人将牢记“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嘱托,沿着*的足迹走下去。正如电影片尾曲唱的“沿着蜿蜒崎岖坎坷的山路,如沐春风和未来一起攀登,看我日出黄山”。
篇3:《*登黄山》观后感
近日在合肥大剧院观看了电影《*登黄山》。电影以纪实的手法,重现了1979年的7月,75岁高龄的*健步登临黄山、发表“黄山谈话”的过程。片中穿插了大背景下引人关注的小岗村“包产到户”、恢复高考、香港回归等热门话题,全片再现了世纪伟人的人格魅力和崇高风范,让观众重温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小康道路的光辉岁月。
一代伟人,登上一座名山;一部电影,再现一段历史。*身着白衬衫、脚穿黑布鞋、拄着拐杖健步登山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观众几次因为山路艰险而为他捏着一把汗,特别是看到*在登山时差点滑倒,我忍不住惊呼,不由得对*不畏艰难、勇于攀登的崇高精神心生敬佩。*在慈光阁告诉陪同人员,不能因为他在而封山,让游客正常游黄山;在人字瀑传授长征经验,让大家把裤脚卷过膝盖,说这样轻松些;在玉屏楼叫夫人和女儿洗脚水别浪费了接着继续泡脚,并让家人和陪同人员把吃的住的让给游客……这一点一滴都体现了*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优良品质。*在鳌鱼峰与卖茶叶蛋的阿婆亲切交谈、在百步云梯为游黄山的复旦大学学生签名、在始信峰与香港的摄制组亲切合影……这一切一切体现了*关心百姓疾苦,体察民意,倾听民声,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崇高风范。重温历史,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改革开放给黄山带来的巨大变化。
如今,36年过去了。黄山已成为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顶桂冠于一身的名山,成为世界各地游客竞相前往的旅游胜地。合福高铁的开通,给黄山的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实现了*“将来到黄山要能开高考志愿助手”的夙愿。让我们继承*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全面深化改革,牢记“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的嘱托,沿着*的足迹走下去。正如电影片尾曲唱的“沿着蜿蜒崎岖坎坷的山路,如沐春风和未来一起攀登,看我日出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