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解读

高考志愿助手

昨天,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近日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五个方面二十项具体任务,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方便就医和降低就医成本成为本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实施方案》还提出,到2017年,本市公立医院初步实现五大目标,其中包括全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探索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的途径;初步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公立医院改革历程

2010年

将门头沟区医院确定为本市第一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

2012年

出台《北京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在全国率先启动大型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2013?

市医改办联合相关委办局、试点医院、专家团队成立联合调查评估组,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情况进行了系统评估,形成“1+6”评估报告(“1”是总报告,“6”是管办分开、医药分开、法人治理运行机制、医保调节机制、财政价格补偿机制、创新医疗服务模式6个专题报告)。

2015?初

在对前期改革试点评估基础上,结合国家《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38号)和新形势、新要求,对公立医院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了本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2015?2017年重点任务安排。近期出台《北京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改革进入全面深化新阶段。

□医改

推进医疗机构和医生信用体系建设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政府对公立医院的领导、保障、管理、监督四项责任内涵,推进全行业、属地化管理。同时,将探索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下放公立医院在人事、分配、运营等方面的自主权,促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提高运营效率,推进建立公立医院治理新体制。

在绩效考核和行业评价方面,制定以公益性为导向的行业评价标准,完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财政补偿与绩效考核挂钩,促进公立医院提高服务效率。

同时,强化医疗服务监管职能,加强医院信息公开,推进医疗机构和医生信用体系建设,完善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考核评价机制。

探索医院法人治理机制,通过多种形式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加强对公立医院收支预算管理,推进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

取消药品加成为价格调整腾空间

《实施方案》要求,取消药品加成,实施阳光采购,为医药分开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腾出空间。

总结北京友谊医院等5家医院的试点经验,在全市公立医院加快推进医药分开。统筹考虑各级医院特点,制定有利于实现分级诊疗的医事服务费价格政策,医事服务费(即按照医师职级确定患者在门诊的诊疗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实施医药产品阳光采购,改革支付方式,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完善政府投入方式,切实降低医药价格;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公立医院补偿渠道,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探索患者可自主选择在医院门诊药房或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药的途径,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实施方案》明确,要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价格,提高手术、护理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政府将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更多向传染病、精神病等承担公益性任务较重的医疗机构予以倾斜,强化财政补助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同时,加强医保基金收支预算和精细化管理,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为辅的复合型付费方式,在全市推行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付费方式改革。

,出台全市公立医院医药分开实施方案,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建立公立医院医药分开的运行新机制。2017年,改变公立医院收入结构,提高业务收入中技术劳务性收入的比重;以行政区为单位,力争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全市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控制。

构建基层首诊等分诊模式

在医疗服务体系改革方面,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资源整体利用效率。在制定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机构设置等相关规划的同时,疏解中心城区医疗资源,提升市行政副中心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到2017年,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建立京津冀医疗卫生协同发展的格局,引导在京医疗机构通过合作办医、专科协作、技术支持等形式,与津冀两地医疗机构开展合作;在医疗领域开展特许经营、委托管理等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试点,推进公立医院产权制度改革。

在此次改革中,还提出北京将构建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立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和病历数据库,推进全市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通互认,推广应用“互联网+”,建立公立医院改革数据监测平台。

探索协议工资、项目工资

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创新公立医院机构编制管理方式,探索实行编制备案制和不纳入编制管理。按照先试点、后推开的原则,探索实行工作人员额度管理。同步调整与编制管理相关的财政经费、养老保险、户籍管理、出国交流、住房补贴等政策,推进医务人员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

落实公立医院用人自主权,对医院紧缺、高层次人才,可按规定经医院考察后予以招聘,公开招聘结果。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按岗定酬、同工同酬,建立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根据医疗、教学、科研等不同岗位特点和需求,探索建立适合不同岗位特点的职称评审体系。

,重点落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及工资调整政策,保障市属、区属公立医院养老保险改革顺利实施;在试点医院探索实行工作人员额度管理。2017年,强化政策衔接,推进不同身份医务人员相互流动;开展职称制度改革试点。

薪酬制度改革方面,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各行业相协调、体现医疗特点的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公立医院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合理确定医务人员薪酬水平,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完善相关政策并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在工资总额下,对关键岗位、知名专家等可以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收入分配方式。健全薪酬分配约束机制,加强对公立医院薪酬分配的监督管理。

,制定北京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年中和年底综合考评工作机制;在国家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框架下,制定市属、区属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办法,加强对公立医院薪酬规范管理,严肃收入分配纪律;在市属、区属公立医院开展医院负责人年薪制试点,年薪由公共财政予以保障,与医院收入水平脱钩。2017年,逐步扩大医院负责人年薪制试点。

□试点

5家医院实施医药分开

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等5家医院实施了医药分开改革试点,成功实现了取消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与实施了医事服务费之间的“平移转换”。参与改革的医院收入结构和激励机制得到优化,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得到体现,医生用药行为更加合理。

医保基金实施总额预付

面对医疗费用增长过快以及对医保基金带来的压力,2011年在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等4家医院开展医保基金总额预付试点,目前,总额预付已在本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实行。实施总额预付后,医院节约医疗成本的动力增强,医保基金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率先实行按疾病分组付费(DRGs)。在友谊医院、朝阳医院、北医三院等6家医院开展108个病组DRGs试点,建立了全国唯一可实施的诊断分组标准和付费方法。

此外,门头沟区医院改革试点初见成效。门头沟区医院成立以该院为总医院、区中医医院和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的区医院集团,逐步搭建起城区、社区、山区三位一体的医疗服务网络,带动了区域医疗卫生发展。创新三甲医院带二级医院的合作机制。

□影响

分级诊疗后找专家看病更难吗?

疑难病更容易挂到专家号

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虎峰表示,当前百姓看病就医过多集中在大医院,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挂专家号难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治本之策,就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同时,建立分级诊疗体系,使医疗资源发挥最佳的效能。

城市三级医院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等。这个工作目标不仅是分级诊疗的工作目标,也是医改工作的重要内容。

“分级诊疗的目标就是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为他们提供高质量的便捷服务,不会造成找专家看病更难的问题。”王虎峰说,过去,由于缺乏分级诊疗,经常出现患者有病乱投医的情况,既影响了诊治,又浪费了医疗资源。在分级诊疗体系下,患者是否需要转诊,转诊到哪家医院,找哪位专家合适,这些问题都会因为医疗机构之间建立起制度化的沟通机制迎刃而解,方便了患者就医。

文件提出“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特别提出“严控医院床位规模不合理扩张,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复诊和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等普通门诊,分流慢性病患者,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运行效率”。这对做好上下级医院之间的分工合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首先是疑难病症能够及时收治,目前大医院的病种结构特征不明显,有相当部分的普通病人在大医院就诊。因此,如何将应该收的病人收下,应转下去的病人能够转下,这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实现向下转诊。这是分级诊疗中的一个难点,也是重点。这个环节必须要打通,否则分级诊疗就无法运转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研究制定适应分级诊疗的诊疗标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病种目录,以病人的病情为依据,该上转的上转,该下转的下转,只有这样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抓住根本,才会产生积极效果。

医院管理专家左立安表示,分级诊疗推行后,各级医院所需要解决的病情不一样,使患者就诊人群得以“分流”,这种状态下,不会造成专家号难挂的问题。“相反,患有疑难病症的患者更容易挂到专家号,甚至患者本人不需要挂号,主治医生就会帮忙联系知名专家进行预约,这也与实行的知名专家团队模式相契合。”

医改后百姓看病成本能降低吗?

处方合理用药成本将大大减少

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面,文件提出要强化医保基金收支预算,建立以按病种付费为主,按人头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付费方式;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患者按人头打包付费;完善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保差异化支付政策,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将符合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慢性病医疗机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

在价格政策方面,文件提出合理制定和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对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患者合理选择就医机构形成有效的激励引导;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王虎峰表示,这些配套政策应瞄准建设分级诊疗制度这个总目标,协同配套,形成合力。改变过去无序就医的旧机制,逐步建立科学配置和使用医疗资源,有序就医的新机制,使医改不断深入,促进我国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让患者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中获得实惠。

在全市公立医院加快推进医药分开方面,医院管理专家左立安表示,这意味着,困扰我国医疗行业多年的以药养医问题,即将成为历史。他说,我国现行医疗体系特点基本上是以药养医,在这个体系中,用药成为了衡量诊疗工作最终价值的最大筹码,这造就了我国医院管理中有违医疗原则,丢失职业道德的行为屡屡上演,而医药分开这项制度的实施,很可能成为我国医疗改革的重要拐点。对于医生而言,新制度有利于让真正热爱医疗工作的广大医生,不再纠结于用药规范与用药经济之间的矛盾,踏踏实实做业务,对于患者而言,医生的处方合理了,用药成本将大大减少,医疗伤害也会随之减少。因此,这将是一个医患双赢的结局。

患者就医流程是否方便?

分诊实行到位将节约看病时间

医院管理专家左立安表示,分诊等举措如果实行到位的话,将会大大缩短看病的流程,节约患者的看病时间。

三级医院将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城市二级医院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晚期肿瘤患者等提供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在社区医院就可以看,开展以上病种的分级诊疗试点后,将会减少三级医院医生的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解决疑难病症的问题以及搞科学研究。”左立安说。

□其他亮点

薪酬改革让医生无后顾之忧

对于医务人员关心的薪酬问题,《实施方案》提出,北京市将强化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完善相关政策并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在工资总额下,对关键岗位、知名专家等可以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灵活多样的收入分配方式。

左立安表示,现在的知名专家从表面上看工资是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实际上,因为有灰色收入,所以真实收入远远大于实际工资水平。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方式,可以让医生不再把精力放在跟看病无关的事情上,免除了医生的后顾之忧,而且能让医生更有尊严更体面地生活,能够促进医生水平的提高。

通州规划建设大型综合医院

左立安表示,“目前北京市中心城区人口过度聚集,大医院过度集中,医院布局不合理,应当往郊区疏散。”左立安说,在通州区建设大型综合医院后,能够缓解中心城区医疗资源的压力,老百姓不用再跑那么远去看病,节约了时间成本,比如河北燕郊的老百姓看病,去通州会更方便,这也能让优质的医疗资源真正用到老百姓身上。

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增量,从严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医用设备配备,避免盲目扩张。通过疏解中心城区医疗资源、政府投资新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等方式,在通州区规划建设大型综合医院、高水平妇儿医院和公共卫生服务机构,提升市行政副中心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