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登录系统网址汇

高考志愿助手

点击进入>>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登录系统网址

附:

中国电信构筑大数据平台互联网+提升扶贫精准度

作为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工作,扶贫信息的精准至关重要。中国电信作为特大型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积极履行普遍服务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电信优质网络覆盖广的资源优势,构建扶贫大数据平台为政府提供精准扶贫管理手段,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扶贫的精准度。

中国电信大数据平台打通精准扶贫通道

精准扶贫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中国电信坚决按照“国家网络扶贫行动”计划要求,致力搭建大数据扶贫平台,助力扶贫精准化。

早在9月,中国电信在甘肃建设了全国第一个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该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设省、市、县、乡、村五级互联互通的扶贫网络和大数据平台,研究开发了扶贫对象、扶贫措施、扶贫成效、数据分析、绩效考核5个管理子系统。可以对甘肃全省贫困人口,预脱贫人口的对象分布、致贫原因、健康状况、教育程度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精准贷款、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等“1+17”涉及的行业部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进度进行专项分析,实现了扶贫对象动态管理、扶贫措施监管落实、扶贫成效分析评估、绩效考核奖惩有据的工作闭环机制。

年初,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又与国务院扶贫办签署《“互联网+精准扶贫”行动推进合作协议》。双方针对性开发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为甘肃、云南、陕西、江西、安徽等多个省份提供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服务,覆盖全国1/4的贫困人口。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中国电信充分发挥自身的通信网络资源和技术优势,总结甘肃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经验,建设扶贫信息化平台,将试点贫困县打造成“互联网+精准扶贫”信息示范区,进一步提升扶贫开发信息化的水平。

大数据平台实现扶贫人口全覆盖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是精准施策的前提,由于贫困具有多维度、复杂性、动态性的特点,究竟谁是贫困户,辨识起来难度很大、费时费力。把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扶贫领域,可以扩大信息采集渠道,使扶贫对象的个人信息能够全面地呈现出来。

在江西,江西电信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了全省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建立了精准扶贫大数据库和数据中心。平台信息包括家庭成员、收入情况、致贫原因等指标多达60项。9月初,井冈山市、吉安县的脱贫大数据已上线运行。11月初,江西全省脱贫数据基本完成上线运行,实现了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有关数据的衔接。2017年一季度末,该大数据平台将实现全省脱贫攻坚数据共享和各相关行业部门的信息互通。

在云南,6月5日鹤庆县上线启用中国电信建设的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现在已经成为精准扶贫的工作平台、信息平台、指挥平台、监督平台。不翻档案盒,不到村里跑,只要动一动鼠标,点一点键盘,打开大数据信息,贫困户户主姓名、家庭成员、身份证号码、年龄、耕地面积、生产生活条件、帮扶人等信息一应俱全,一目了然地显现在各级精准扶贫管理平台上。

在广西,中国电信主动为广西各市、县提供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及运营服务,目前已为8个重点扶贫县提供了建设方案,在来宾合山县启用的扶贫大数据平台,将围绕帮谁、谁帮、怎么帮、帮得怎么样、如何评价和大数据的分析六个方面开展,有效助力脱贫攻坚全过程信息化、动态化管理。

大数据平台实现扶贫策略量身定制

精准分析是中国电信大数据平台的核心功能。只有通过“精准分析”功能,平台对贫困户的健康、劳动能力等基本指标进行评定,才能为其制定脱贫方案。

在甘肃,涉及精准扶贫方案的23个省直相关行业部门将“1+17”各项政策措施设计成信息采集表,分为户级、村级、县级数据结构,嵌入中国电信大数据云平台,每一个贫困百姓的信息都精准锁定。几年前的一场意外车祸,让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双岘乡团庄村村民苏转军数根肋骨折断,颈椎严重受损,丧失劳动能力,全家人的生活陷入困顿。8月中旬,苏转军被纳入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因病致贫贫困户。仅仅一个月后他拿到了5万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

中国电信甘肃万维公司精准扶贫平台部负责人郭真满表示,“今后,我们的平台建设将结合贫困群众的新需求,对系统不断完善,尤其是加强行业部门数据库的互通互联,减少基层工作量,为数据的准确统计提供对比参照。”

大数据助力扶贫治理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单纯地用大数据解决精准扶贫中的某一环节或某类群体的问题,未来还需要进行全局性思考。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曾呼吁,要加强多方合作,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重视社会参与,构建全国性的社会扶贫信息对接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精准扶贫。毫无疑问,中国电信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给贫困地区信息化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为精准扶贫实现新突破提供了可能。

大数据让帮扶更精准--广西部分地区“互联网+精准扶贫”调查

“大数据让我们干部的脱贫帮扶更精准、更给力,有效预防走过场 !”接受记者采访时,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的扶贫干部李茂政口中频频出现的“互联网+”“智慧扶贫”等热词,反映出大数据给广西脱贫攻坚带来的重大改变。

过去干部进村入户随身要携带各种各样的纸质表册,而对于横县4500多名扶贫干部来说,如今只要在手机上下载扶贫工作专用APP客户端,就相当于掌握了巨大的扶贫数据库。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截至底广西尚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52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0.5%。据统计,广西已选派5000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选派3.4万名干部到村开展驻村帮扶,共计有8000多个单位结对帮扶5000个贫困村,47万多名各级干部结对帮扶114.5万贫困户。

如何创新开展精准帮扶、精准管理,从源头上避免脱贫攻坚中一些形式主义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自治区扶贫办党组成员、广西扶贫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成伟光说,广西依托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从自治区到市、县、乡、村逐级建立“挂图作战、清单管理、滚动集成、精准摘帽”的管理模式,形成行业部门与市、县等探索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新格局,真正增强脱贫攻坚的针对性、精准度。

广西预计投资4900万元建设脱贫攻坚大数据管理平台,使脱贫攻坚管理更加科学、帮扶更加精准、各项工作更加到位。其中二期要建设一张完整的动态脱贫攻坚空间地图、一个脱贫攻坚数据虚拟云数据中心、覆盖区、市、县三级的脱贫数据互联互通的工程及一套脱贫数据分析建模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扶贫系统的“互联互通”。

成伟光说,之前广西25万各级干部在精准识别贫困户过程中,通过大数据摸准了全区贫困对象的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在当前更艰巨的精准帮扶工作中,大数据平台正发挥更关键的作用。

如何确保帮扶干部“真扶贫”?首要的是在大数据平台帮助下,加大对帮扶干部的监管。在“横县智慧扶贫”系统中,记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每名扶贫干部的考勤记录,签到、签退次数以及每次打卡时间位置信息都一目了然。这一系统通过“晒行踪”“晒工作”“晒项目”功能,对扶贫干部和扶贫项目实行全员额、全过程、全方位管理。

目前,该系统共分享了900多张照片、1300多篇扶贫工作日志。此外,经系统后台、纪委部门核实,横县对不按照要求履责的10名干部进行通报,杜绝了少数干部弄虚作假、扶贫工作少作为、不作为的现象。

“有了这个系统,帮扶干部解决脱贫中各种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形式主义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比过去有很大提高。”横县横州镇长淇村“第一书记”文红岩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不仅是横县,目前环江、凌云、上林、田阳等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根据各自实际探索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设,“互联网+”使脱贫攻坚看得见、查得到、可统计,取得很好的成效。

自治区扶贫办负责人说,当前广西正利用覆盖范围广阔的大数据平台,紧锣密鼓开展贫困人口脱贫“双认定”和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摘帽认定工作。

成伟光说,下一阶段广西将整合各方信息资源,在大数据平台上推进扶贫部门与行业部门系统全面有效对接,实现五级纵横数据交换共享,实时全面掌握精准扶贫各阶段进度,确保到2020年广西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登录网址【

关于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