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福州市教师继续教育网首页登录入口

高考志愿助手

点击红色文字进入》》福州市教师继续教育网首页登录入口

教师继续教育:为了教师幸福

一、从生存意义上,继续教育关涉教师幸福

人并不像自然存在物,动物学家波特曼在对人类胎儿和动物胎儿详细调查后发现,人是在生理尤其是大脑尚未成熟的状态下出生的。许多动物一出生即可站立和行走,人却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做到这一点。原因就是动物实际在母体内所停留的时间比人多一倍。波特曼指出,如果人也想达到它们的程度,起码要在母体内停留21个月。兰德曼在《哲学人类学》中指出:“它出自这样一种存在物的最深沉的必然性,这种存在物必须塑造自己,并因此需要一个指明方向的榜样和理想以供他参照。人的不完满性为理解所补偿,这种补偿告诉他怎样来完善自己。”人的先天“不完满性”,既是类的不完满性,更是个体的不完满性。人要生存,“这种存在物必须塑造自己”。正如卢梭在《爱弥尔》中说:“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我们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我们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出生时没有的东西,我们成长所需要的东西,全部都需要教育赐予我们。”

“塑造自己”是指向内部世界的认识和运算,它关注个体自身的发展,在个体对自身的发展作出主动的思考、批判、选择目标、策划过程和准备付诸实施的时候,人就具有了主动把握自己人生和命运的个体发展意识和能力,这是人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可能,是人不同于任何生命体的最重要的“自我产生和自我再生”的能力。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生命形式,人的“塑造自己”的能力又是得天独厚的,恰恰是人的先天不成熟,造就人在后天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正是有了这种塑造能力,人才能内化和占有作为类的人所创造文化成果,才可能在前人所创造的历史基础上进行生活实践。

所以,人从一出生就注定了必须学习,学习是人“塑造自己”的基本方式,成长和完善是“塑造自己”的主要体现。这种学习,既包括使初生婴儿成长进入社会的教育,也包括个体进入社会之后,人类不断的再学习和再创造。从这种意义上看,学习和成长是人的基本的终身的生存方式,也是获得幸福、享受幸福的基本途径。学习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从这种意义看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不仅仅是为了适应工作和工作变化的需要,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和约束,不再是异化自己的工具,而是一种提升人的本质力量,促进人的发展、实现幸福生活的生存方式,继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影响教师的生存和发展质量。

二、从终极意义上,继续教育为了教师幸福

在现实生活中,以人为本中的“人”,其主体无疑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较长一个时期,在严重教条化的、歪曲和误解了的理论影响和其他种种复杂因素作用下,“人民”二字曾经被神圣化和抽象化。抽象化、神圣化的结果是“人民”没有了主体,人是无主体的“人”。实际上,以人为本的“人”,应当是现实生活中感性的、具体的人。因此,我个人认为,以人为本,首先必须以自己的工作对象(这里的主要对象是人)为本,自己的工作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具体的人,失去对自己工作对象的关心和关怀,以人为本也将被抽象化,就将成为一句空话;继续教育工作者的对象是教师,继续教育应该以教师为本。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就是要求一切活动都始终围绕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来展开,以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求为依归。人的“本”是什么?恩格斯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写的一个信条草案中指出:“每一个人的意识或感觉中都存在着这样的原则,它们是颠扑不破的原则,是整个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无须加以证明的……例如,每个人都追求幸福。”在恩格斯那里,“每个人都追求幸福”是一种“无须加以证明的”“颠扑不破的原则”。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具有终极性,幸福是绝对的最后目的,它因自身而被选择,绝不是为它物而选择,只有幸福,我们永远只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另外,幸福之所以能够成为最终极的目的,还在于它是“最高的善”,最高的善即人性的完成或实现,也就是说,一个人得到了幸福与其实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实质上是一回事,幸福即人本质的实现。我们也许可以逆而推之,一个人没有得到幸福,也就没有实现人之为人。亚里士多德同时认为,幸福不仅是终极的,而且也是自足的,也就是意指幸福仅凭自身就足以使生活有价值,它是一切选择所求取的终极目的和完满实现,而它自己却只是为了自身。

因此,继续教育以教师为本,从终极意义上,必须以教师的幸福为本,它应该有利于促进教师体验幸福,实现幸福。

三、从实践意义上,继续教育要有利于教师体验幸福

幸福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从实践意义上,教师继续教育要满足教师对“真善美”的追求。

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有三点基本认识:作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它最集中的表现是劳动;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体。把人的本质归结于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从人或人性的自我确证和外在表现的角度阐释的。所谓“自由的”活动,是指人类具有掌握客观规律以改造和变革自然活动的独立性;所谓“有意识”的活动,是指人类实践的目的性。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指向自然,人改造着客观世界,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体现;指向自身,人改造着自己,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提升。作为按照客观规律和自身目的进行自由创造的力量,人的本质力量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真对应假,解释事实和规律,对真的追求,是人们对科学性和合规律性的追求。引导教师求真,就是引导教师发现和揭示教育的规律和本质。托马斯?莫尔认为,精神方面真正的快乐有智力以及静观真理时所获得的喜悦,还有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惬意回忆和对未来幸福的期望。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援引爱因斯坦的感受:“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颤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能被人们认为是个死人。”满足教师继续教育求真的需求,就是满足教师“探索奥秘”“静观真理”的需求,要保证继续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用先进科学的技术手段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善是一种价值的判断,对善的追求,是人们对合目的性的追求。作为继续教育工作者,我不断提醒自己:今天的教师是愿意学习的,如果教师不学习或者对学习不满意,我们不能把板子打在教师身上,而是要从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条件等方面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以此改进工作;第二信念是教师的工作任务已经很重,学习时间有限,因此,教师的学习首先是针对问题的学习,继续教育必须首先有助于教师对当前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培训必须首先满足教师需要,而不仅仅是我认为什么重要,我就讲什么,我有什么,我就讲什么。满足教师继续教育求善的需求,就是要不断研究教师的问题,研究教师的需要,创造条件满足教师的需要,提高继续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什么是美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和人“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这样两个重要的美学命题,以此揭示了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感性显现”这一美的本质。

首先,真善美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继续教育活动中,美统一于合规律与合目的的认识活动中,在此活动中,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增强,人不断产生愉悦的感受和体验。

其次,人类的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既把握客体对象的规律,又将自己的本质力量运用到对象上,按照“美的规律”将主客体统一起来,以至创造出更为高级的美。劳动在人类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同时,作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动,劳动又是一种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创造性的自由的活动。人不仅在劳动中实现自己,还要从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欣赏自己,肯定自己。丘吉尔说:“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接受教育的。”满足教师继续教育对美的追求,就是要在继续教育活动中,使参与教师成为活动主体,就是要重视教师的经验,重视教师的活动,创造条件展示教师的智慧、才能,使教师在活动中不仅发展自己,而且欣赏自己,肯定自己,从此感受美,体验幸福。

黑龙江省执业药师协会继续教育平台登录入口

关于最新关于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

最新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官网

河南省财政厅会计继续教育报名

宁夏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线入口

宁夏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线平台

宁夏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线【官网】

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

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

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