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形式背后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一)
摘 要:初中文言文教学应当对文言词句独具的意象性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传达,将已逐渐两极分化的“文”“言”教学连接起来,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基础上侧重进行语言文化特征的学习,从而建立初中生头脑中文言文的基本语境,为他们后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教学;意象性语言学习;文化语境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分化和混同现象
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初中阶段是感性接触向理性把握的转接过渡时期,是学习进入系统化和自主化的时期。因此,初中文言文学习切入点的恰当与否和效果好坏,直接关系着后续阶段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养成和系统知识、文化背景的接受,而且是解决高中与初中学习“断层”问题的根本所在。课程标准提出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宏观层面理论对“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学纠偏,但就具体的实践而言,对“浅易”教学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诠释,以及对传统模式的矫枉过正,使得初中文言文教学出现了两极分化和两极混同的现象。
(一)理论与实践的分化
实际上,自20世纪90年代洪镇涛、钱梦龙诸先生点出语文教学对语言材料的“肢解”[1]弊端开始,关于文言文教学是教“文”还是教“言”的探讨就一直未曾中断。在由“重工具”到“重人文”的过程中,各执一词最后固然导致了教学模式两极分化的“异化现象”[2],但对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础性”而言,这种异化的根本,实际上还并不是对“工具”或“人文”的片面理解,而是源自于阶段性教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两极分化。也即是说,对概念的理解以及将概念转化为具体行为的过程出现了断裂。首先,在对传统的重“言”轻“文”理论进行批评的同时,难以将“浅易”“入门”等概念准确定位于实践环节,无法摆脱以字词释义和文言语法学习为主的教学定式,使得重“言”现象未得以内在的改善,反而愈加复杂化。比如减少字词释义讲解后,又过于纠缠字义类比、古今词义互换、词义衍生联想,以及只抓关键字和关键句进行解析等。由此带来的困惑则是字词义项的不确定性和多重性,以及在字形分析、音律分析方面的难以通约性。例如,对《论语》中“悌”字的解释,可以将这个形声字借用会意的方式来理解为“心里有兄弟”的意思,但?种“借释”的方法,不适用于所有场合,如“当涂”“自矜”中的假借字的解释。其次,自课程标准出台以来,在理论上提倡“淡化分析”及“整体感悟”的同时,在教学实际中难以建立有迹可循的操作路径,由此出现了两种极端倾向。一是在刻意回避基础知识的同时,陷入单纯的外语式“译读”和思想品析套路之中,完全抛却了文言文的载体形式。二是对诵读和“品悟”的过度依赖,悬置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性,让教学操作走入玄而不实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