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适应时代的语文课堂

高考志愿助手

尽管翻转课堂、慕课、反慕课、私博课、微课程等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变革已成一部分勇立教改潮头者的探索热点,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市级以下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堂上,为数甚多的教师,依旧“坚守”或者“传承”着数十年一贯制的“古董级”教学技法,在讲台上说着和三四十年前的教师相同的话,组织着和三四十年前相同的课堂活动,依凭着“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定力”,日复一日吟唱着过去的歌谣,并且乐此不疲。

这样的感触,源于近阶段参与的一场“同课异构”微型课教学竞赛。赛课的六位年轻教师,在面对了朱自清的《春》时,无一例外地抓住文本“盼春??绘春??赞春”的结构,引导学生品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认知文段中的修辞手法,赏鉴个别词句的精妙意蕴,同时辅之以一定量的诵读指导。如果要概括六位教师的教学差异,也只是体现为有的教师先从“赞春”的三个句子切入,逆向提炼出文本中的五幅图景;有的教师则完全依照文本的顺序逐段梳理。

听这六节微型课时,我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1985年时,我大学即将毕业,在一所重点中学实习,执教的第一篇课文就是《春》。那时,我全无教学经验,完全是模仿黄岳州先生主编的《中学语文教案》上的课堂设计。正在听着的这六节课,与那本书上的教学设计竟然只存在极少的变化。

上个世纪80年代,教师和学生能够接触到的外界信息极为有限,“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亦未形成,课堂上由教师牵引学生走进文本,被动感知文本内容,属于特定时代中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三十多年后的当下,互联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极大限度地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存在状态,学生们只要愿意,便可借助手机或者手头上的教辅资料,轻而易举地获得一篇课文的各种解读、各种教学设计、各种问题与答案。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们怎么还能够对教师告知的那些显性信息产生兴趣。故而,当下的语文教学,多已沦落为与学生的成长需求无关的语文教师的自娱自乐。

此种教学病态,必然需要疗救。疗救的方法,就是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立足语文学科的课程建设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具体而言,就是做好下述三方面的功课。

一、强化课程意识,以“能力养成”为教学着力点

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力,笼统而言,指向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将此四点细化到教学的各内容与各环节,则又可以区分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大类型。每一种能力的养成,都必须建立在学生主动获取信息、主动思考探究的基础之上。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均应服务于此。

当下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将学生的主动获取信息和主动思考探究放在能力养成首要位置的教师绝非大多数。太多的语文课,从教师备课到教学流程设计,从课堂活动到课后巩固复习,都依旧由教师把持着绝对的话语权。不但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由教师说了算,就算是课余时间的消化巩固,也由教师决定。教师用大量的课后练习把学生自主理解吸收的时间完全挤占,让学生根本无暇完成知识信息的自我消化。

语文教师擅长教什么呢?相当数量的教师,擅长跟着文本内容跑,充当作者的传声筒。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文本,总是带领着学生从第一段读到最后一段,把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提炼出?,再进行一定量的“讨论”,便算是完成了学习任务。课文以爱情为主题,便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爱情观;课文以生命为主题,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正确生命观;课文以亲情为主题,则又想方设法刺激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痛哭流涕中忏悔自身的种种过错……这样的语文课,往往看起来很热闹、很好看、很享受,却与语文课程没有太大的关系。

语文教师擅长怎么样教呢?多数语文教师善于引领学生梳理文本结构,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以及精妙语段。文本结构梳理当然是必要的教学内容,只是,此种梳理倘若仅只是为了知晓课文写了什么,且这样的“知晓”还是由教师直接告知学生,而非学生在自主研读中主动获取,则这样的结构梳理便毫无价值。同样的道理,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和精妙词句赏析,也应该建立在学生自主发现的前提下,如若依旧由教师直接告知,便也丧失了应有的教学价值。毕竟,语文课堂上需要养成的学习技能,不是被动接受中的信息获取,而是主动思考与探究中的觉解。

至于为什么教,理由简单而充分:考试需要。一张考试卷中,能够拉开分数差距的主要是选择题和默写题。阅读题和写作固然在试卷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但大家都缺乏此方面的能力,便也就半斤八两一个样,既犯不着花大力气训练,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应有抓手。唯有选择题和默写题,考点清晰,且无需多高明的解题技能,课堂上听教师讲,课后依照教师的要求做大量的练习,便可战而胜之。

这当然不是和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学科教学。当下的学习情境中,这些信息根本无需教师苦口婆心地告知,只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便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由教辅资料或互联网上获取。学生真正需要的,是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是从他人的文字中汲取自身成长必须拥有的各种养分。要达成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真正的语文课,需要建立在语文课程和具体学情基础上的语文课,需要切合时代特征的语文课。

有几个问题,值得语文教师每一节课前认真思考: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如果不学习,会在哪些方面形成知识缺陷和能力缺陷?教师在这节课中想要告诉学生的,他们真的不了解?教师以为属于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内容,学生真的存在认知障碍?这篇课文中,哪些内容是学生可以通过自学而理解的,又有哪些内容是必须借助教师的引领才能在合作探究中理解的?能够时刻思考这几个问题的语文教师,才会将学生的学习需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才会从学情出发组织课堂活动。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指向课程,指向能力养成。

将上述思考带入《春》的教学中,便会发现,“盼春??绘春??赞春”的结构和“春草图”等五幅图景的提炼,绝非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价值指向。这些内容,习惯于借助资料预习课文的学生,课前就能够掌握。学生无法在自主学习中发现并探究的,是这样一些问题:

1.“赞春”部分的三句话,分别对应了课文中的哪些内容?作者为何强调“生长着”“笑着,走着”“领着我们上前去”?

2.作者为什么如此喜爱春天呢,就因为春天很美吗?在美之外,春天还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喜爱的特征?

3.为什么这篇课文读起来很优美?如何才能写出辽阔地域上的一个季节的特征与美?

4.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隐藏了什么样的人生密码?

5.“春雨图”的意境与情感,和其他图景似乎存在较大的差别。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春雨图”中隐藏着的又是什么?

……

倘若教师在课前主动征求学生的预习困惑,一定会发现,还有很多并不在教学计划中的问题,都切切实实地存在于学生的大脑中。这些问题,教辅资料中查不到,网络的文章中也鲜有探讨。组织学生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究,才是抓住了真正的学习难点,才能满足学生对该篇课文的学习需要。学生们在思考与探究中形成的能力,才是真正的学习能力。

二、活用资源信息,以“自主发现”为教学突破口

语文教学无法脱离时代背景而静止存在。

活在当下,则每一位语文教师对当下的教学时代背景都不陌生。只是,很多人持有无视的态度,不愿意将“互联网+”和语文课堂建立关联。

但教师的备课却又离不开互联网。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面对一篇等待教学的课文时,最先想到的往往不是反复阅读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而是从网络上找一个“精彩”的教案和课件,将其“复制”成自己的精彩课堂。

这便形成了一种思维悖论。既然教师能够从网络上找到此种“精彩”,学生何尝就找不到?学生和教师拥有完全相同的教学资源时,教师的价值又如何体现?

当然,总会有一部分学生“懒得”上网寻找这些“公开的秘密”。这类“懒汉”的数量众寡,完全取决于语文教师的“勤劳”程度。如果语文教师过于“勤劳”,把可以交给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全部由自己包办代替,则学生们自然乐意于做一名“忠实的听众”。面对这样的学生,语文教师是轻松的。因为,大脑中藏着的那点儿陈货,还有“客户”当作宝贝。

但此种“勤劳”却恰恰构成了“互联网+”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最大懒惰。从学生成长视角看,它剥夺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资源建设的权力,限制了学生利用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的自主学习能力;从教师教学视角看,它将教学的重心,封闭在静态化的知识获取状态,导致课堂活动无法朝向能力生成的方向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它阻隔了学生与高速变化的社会文化的有效关联。

故而,“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要善于以“自主发现”为教学突破口,把信息检索权还给学生。当然,此种“还权”,并非教师便成了甩手掌柜,听任学生在海量信息中乱冲乱撞。语文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规划信息检索的必要路径,预设信息检索的关键性元素,帮助学生快捷地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为了高效率地完成这份责任,语文教师需要领先一步,备好这个信息检索课。

哪些信息的检索,属于需要学生自主完成的学习任务呢?

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包含特定时代的整体性价值观,特定时代的政治环境与人文环境,与文章相关联的重要历史事件等。

作者的人生际遇。包含作者的人生观,宗教信仰,教育背景,文学主张,生活经历等。

课文整体性赏析资料。包含专业性鉴赏辞典中的解读,当代教学名家的解读等。其中需特别关注不同观念的交锋。

课文中相关疑难问题的解读资料。包含对自主预习中发现的学习难点的检索,对整体性赏析资料中未能透彻分析的重点句段赏读的检索等。

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性知识信息。包含对课文中援引的资料的解读,对其他解读性资料中提及的相关史料的整理等。

此五项学习任务,需作为必须完成的预习作业而强制性布置。语文教师检测学生完成此预习作业的方法,就是课堂活动中的成果展示、自主交流。学生一旦将这五项任务不打折扣地完成,则其对需要学习的课文,便拥有了与教师大体相同的阅读资源。而比占有资源更重要的,是此检索过程,便是自主发现、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重构教学理念,以“成长需要”为教学总目标

当我们做学生时,什么样的语文课才能满足我们的成长需要?

时间过于久远,只依稀记得,高一时的语文教师善于诵读文言文,无论多枯燥的文言课文,经他以吟唱的方式呈现出来,便立刻成了招人喜爱的锦绣文章。从那时开始,我便不再惧怕文言文。

高二换了语文教师,终日里分析课文的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和写作特点,语文变得毫无趣味,于是,语文课便成了神游八极的娱乐场。几乎每一节语文课,我都消耗在阅读课外文学作品上。学生时代的我,显然不需要机械说教的语文。

以自身的学习诉求推知当下学生的学习诉求,固然存在着一定量的认知强加,但也不会有太大的认知偏差。年轻的生命,总是乐意于追求新奇有趣、能够激发好奇心和战胜欲的事物,也总是对僵化教条、缺乏思维挑战性的事物不屑一顾。差别只在于,和我读中学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的学习环境相比,现在的中学生实在是拥有了太过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太过广阔的文化视野,他们的成长需要,更不会停留在静态知识的简单告知上,只能落实在动态化的、充满挑战性的思维活动中。

在互联网+的文化背景下,什么样的语文活动,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

最浅层次的语文活动,是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然后借助互联网阅读相关资料,尝试着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

稍高一个层级的语文活动,是在自主阅读中发现了问题之后,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问题,然后将这样的问题带入课堂中,与同学对话,与教师对话,寻找探究问题的思维突破口。

再高一个层级的语文活动,是由需要学习的文本中提炼出值得深度探究的核心问题,分工协作进行多方面的资料收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总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超越于文本表层意义的新的认知。

更高一个层级的语文活动,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即时互动交流。任何人皆可在平台上呈现问题,任何人皆可针对此问题进行阐释,进行质疑和批判。当然,要将这样的语文活动落实到市级以下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学实际中,就需要解除对手机的严格控制,允许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智能手机作为辅助学习的工具。

当然还会有更高层级的语文活动。这更高层级的活动,就是打破现有的教材体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群文阅读、主题阅读或者整本书阅读。此种阅读以鉴赏和探究为能力要求,以较长时间内的自主研读、资料搜集、小论文撰写为学习形态。此种类型的语文活动,在现有考试制度下,暂时还缺乏实现的现实基础。只有考评机制出现了重大改革,此种课堂活动才能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现代西方国家的母语课教学,采用的就多是此种活动形式。

这些类型的语文活动中,学生无法充当坐在教室里鼓掌的看客。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自己解决,所有的机会都需要自己争取。如此,学?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当下的教学情境中,尽管语文教师喊破了喉咙,反复申明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但总无法给学生以真正的触动。究其原因,责任还是在于教师自身。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想方设法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而是把所有知识都一览无余地告诉他,不管他是否需要,是否消化得了。这样的填鸭式教学,怎么会让学生真的觉得学习是他的事呢?

但学生终究需要成长,需要从课堂上获得服务于终身发展需要的成长元素。在当下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这样的价值诉求更具紧迫性和现实性。口号中总是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语文课堂上的“面向”,需要的就是让课堂适应时代的发展。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