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宁可发展慢一些也要质量好

高考志愿助手

全国两会之扫描

高端访谈

3月3日,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接受南都专访。谈到“拿手”的教育问题,朱永新对学前教育师资水平差等焦点问题慷慨激昂。他还建议,目前台湾有许多“流浪教师”,如果能把这些教师资源吸引到大陆从教,对两岸来说是一种双赢。

朱永新总结自己这5年来在全国政协的履职,称也有遗憾,他连续多年提出要设立国家阅读节的建议未获采纳。

学前教育宁可发展慢一些

南都:你提到,学前教育教师中有70%无教师资格证,45%学历低于大专。学前教师门槛低的原因是什么?

朱永新:前几年学前教育发展速度比较快,客观上师范教育教师培养的速度跟不上,没有那么多教师,但又新增了很多幼儿园,师资队伍缺乏导致只能是没有资格的人去了。另外,学前教育教师薪资比较低,只有两三千块钱甚至更低,这样很多人就不愿意去。以上原因导致了学前教育的教师中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少,大专学历以上的人也比较少。

南都:这对入园的孩子会有影响吗?

朱永新:教师存在缺口,对学前教育质量肯定有影响。学前教育宁可发展得慢一些,也要质量好一些。在某种程度上,错误的教育比不受教育更糟糕。

南都:目前绝大多数国家学前教育投入占财政投入9%-10%,而我国的比例仅为3.5%,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朱永新:我们整个教育资金的流向偏高等教育比较多,可能会超过50%.目前教育投入的增量部分主要做了边远地区教育和特殊教育,这个方向是对的。客观上说,我国学前教育投入增加已经很大,但主要用在新建幼儿园这种硬件设施上,真正用在软件上、师资力量上是远远不够的。学前教育经费,在“十三五”期间还有很大空间。

资源分布不均致“天价”幼儿园

南都:你曾提出,“长远看应该鼓励择校”,同时提出“把优质公办学校办成收费民办学校”,能否解释一下此观点?

朱永新:我一直认为选择性应该是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在国际范围内,公办学校都有按学区入学的规定。从教育资源匹配的角度出发,也必须这么做。但民办教育为公民的选择提供了很大空间。民办学校增加了教育竞争性,能促使公办学校办得更有特色、个性。没有选择就没有竞争,没有选择就没有品质,所以我觉得让学生有选择,是教育个性化、教育多样化的必有之路。

对于公立的优质学校,我认为可以适当转型。一个国家还是需要一些精英学校,但精英不等于不公平。同时,鉴于孩子自身也存在差异,有些人才可以从小培养,这才是最大的公平。要让不同的人受到不同的教育,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

国际社会通用的规则是,一方面照顾弱势儿童,另一方面,关注天才儿童,都给予特殊关心。最好的教育不是用一个分数、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去培养所有人,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在教育中成长,在教育中发现自我,这是教育中最重要的意义。

南都:目前在一线城市有很多每年学费几十万的“贵族幼儿园”,这种现象合理吗?

朱永新:我们整个社会不断地在制造一种恐慌,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观念一层一层往下,现在也要追求上好幼儿园。客观上,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学前教育阶段对人的发展很重要。中产家庭认识到学前教育重要,所以不惜代价让孩子进好的幼儿园。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们的学前教育存在着供求矛盾。政府提供的学前教育资源分布并不均衡,所谓物以稀为贵,好的资源少,自然就会贵,造成了天价幼儿园的产生。

台湾有8万-10万“流浪教师”

南都:你提到台湾有“流浪教师”8万-10万,并说可请他们来大陆教书,是否可行?

朱永新:每年民进中央都有海峡两岸的交流,我从中了解到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台湾大概有8万到10万名教师是有教师资格证但没能从事教师工作,他们被称之为“流浪教师”。一部分学校为了降低教学成本,不用这部分人,教师剩余情况比较严重,所以我就提出,能不能让这部分人来大陆教书。

这部分“流浪教师”里,美术和音乐教师占了很大比重,而我们大陆刚好最缺这两类教师,特别是在农村。我就在想能不能出台一个政策,让这部分人经过基本培训,来大陆教书。台湾地区(教师)的专业训练还是不错的,我认为可以在经过我们的考核后,再进行培训,把他们吸引到大陆从教。

《弟子规》等需与时俱进

南都:你曾提出,中国传统教育中的阅读一向有功利性色彩,如何改变这一现状?

朱永新:要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不可或缺的习惯。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要尽早播下阅读的种子。功利性阅读的根源是导向,目前整个教育评价制度还是用分数、用考试来评价人。大家没有意识到阅读对于整个人精神成长的价值,也没有看到阅读可以增加个人智力的价值。

南都:近年来《弟子规》引发一些争论,有人说其中有不少封建糟粕,你怎么看?

朱永新:不只是《弟子规》,包括《三字经》等古代启蒙教材,都有时代特征,它是封建时代的产物,有封建的伦理、观念和纲常在里面,(阅读时)需要与时俱进进行调整。比如说封建时代强调父母的绝对权威,现在的理念则强调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交流的,互动的,所以需要进行调整。

南都: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医是“伪科学”,你却主张将其纳入教育体系,为什么?

朱永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它,包括中医、武术、中国书画等。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很多独特思想。我们总是以现在西方医学标准来看中医,但有时西方医学解决不了的问题,中医却能够解决。并且,中医综合解决疑难杂症的方法,已经被大量案例所证实。所以我觉得,我们需要有文化自信心,不仅是对传统文化中符合当代精神价值的自信,更重要的是对蕴含在传统文化以及技术背后独特思想的自信。

素描

朱永新

江苏人,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导,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兼职教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曾担任苏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提案多关注教育民生,并结集出版《我在政协这五年???一个民主党派成员见证的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等。

在现场

最大遗憾是阅读节建议没被批准

南都专访进入尾声,一群两会小记者凑了过来,准备起身的朱永新立刻转身,微笑着看着他们。当听到小记者提问,如何看待小学生压力大的现象时,朱永新笑了。“人活着是为了什么?难道就是要考个好分数找个好工作吗?不是,人活着就是要幸福。要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做自己想做的事,对不对?告诉你们老师,少布置点作业,告诉爸爸妈妈,少报点补习班。让你们有多一点动手的时间,玩的时间,童年很短,要珍惜。”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南都:履职全国政协委员以来,你最满意的提案是哪个?

朱永新:我连续多年提出增设国家阅读节。我觉得增设国家阅读节,唤醒的是整个国家全民阅读的意识,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最便捷、最有效的路径。虽然没有被采纳,但是我不断在呼吁。

南都:这个提案得到回复了吗?

朱永新:最初两年有回复。回复是说,我们国家原则上不增加新的节日。

南都:你在履职期间,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朱永新:阅读节没被批准就是最大遗憾。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