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策划

高考志愿助手

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发展,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不断出现,造成一些中小学生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进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现人身伤亡、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为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有效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有关要求紧急通知如下:

一是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当前,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各类信息充斥网络,中小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将教育引导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日常监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紧抓实抓好这项工作,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中小学校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基本情况,重点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对排查中发现的涉及中小学生的网络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宣扬赌博、暴力、色情等内容的网络文化产品,要及时向当地文旅、公安、网信等部门报告,会同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对发现的学生沉迷网络等问题,要结合学生实际,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三是集中组织开展专题教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会同当地宣传部门以及新闻媒体,集中在开学后、放假前等重点时段播放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醒,及时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各校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站、案例教学、专家讲座、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知识和方式,提高对网络黄赌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教育部将研制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手册,制作专题警示片,上传教育部门户网站供各地下载使用。

四是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工作制度,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等管理工作,并指导学校加强对校园网内容管理,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各校要明确学校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将预防沉迷网络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各地中小学责任督学要将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将督导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

五是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各地各校要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一个不漏地提醒每位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要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特别要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引导孩子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消费行为。要认真做好预防沉迷网络的《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复印发放工作,确保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并做好回执回收保管。

请各地将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报我部。

随着网民向低龄化不断发展,中小学生沉迷网络已成为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由于成瘾性网络游戏、邪恶动漫、不良小说、互联网赌博等网络毒瘤的侵入,一些中小学生出现了沉迷游戏、行为失范、价值观混乱等问题。

为此,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并致信全国家长。从通知里的“紧急”二字,足见当前中小学生沉迷网络问题的紧迫性。

沉迷更隐蔽

“本来学习第一的学生,自从打游戏以后,成绩下降得可厉害了!”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世纪小学六年级的彤彤告诉记者,班里男同学用手机打游戏的“可多了!”

“手机”“游戏”,现在已然成为不少家长和老师眼里的敏感词。在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下,手机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标配”。据201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有96.76%的学生在家上网,上网所用工具为手机的占71.14%。显然,这与21世纪初学生沉迷网络主要是在网吧的情况已大不相同。

“当年电脑游戏上瘾的问题现已被手机无尽的功能攻破,随之而来的,便是手机时刻不离手的‘伴随行为’。”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耿申研究员指出,“使用固定终端时的‘沉迷’状态比较容易被发现,而使用移动终端时的‘沉迷’状态却变得更为隐蔽。”

正是这种更隐蔽的沉迷,以及在新技术面前“孩子成为父母的老师”这一普遍现象,让学校和家长失去了对孩子使用网络的掌控能力。长时间沉浸在网络之中,势必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业成就、道德发展、人际交往和家庭关系等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教师裴涛认为:“对青少年而言,其认知发展并不完善、行为自控能力也较为薄弱,不加引导地让他们纵身于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必然会出现难以甄别是非善恶、无法有效趋利避害的结果。”

家庭是根基

“互联网,信息广,助学习,促成长。迷网络,害健康,五个要,记心上。”此次教育部发布《通知》的同时,配发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特附“防迷网”三字文,意在引起家长对子女沉迷网络行为的重视,配合学校共同做好育人工作。

显然,预防和治理中小学生网络沉迷不应只是学校的任务,更不是学校能独立完成的。“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和根基,是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为重要的教育。”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指出。

据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冯建军介绍,有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亲子依恋、态度及教养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通常专制家庭的亲子关系不和睦,家长缺乏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在缺少现实交往的情况下,孩子为找寻寄托而迷恋网络,最终沉迷其中。

作为最接近孩子的人,父母才能进行最有效、最直接的监管与保护。那么,家长该如何做呢?“防迷网”三字文明确提出了“五个要”:要指引、要身教、要陪伴、要疏导、要协同。

“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学习、人际、家庭等压力得不到及时支持和化解时,网络虚拟世界就会提供一个可以逃离压力、回避困难的世外桃源。”裴涛解释道,“家长要对孩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识别与解决,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等专业帮助。”

此外,不少专家提到,对青少年沉迷网络的行为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堵”和“高压”方式,应以“疏”代“堵”。史家小学分校校长高满洪建议家长:“提高家庭教育的艺术和技巧,简单粗暴的直接干预容易导致孩子的叛逆心理,以身示范和柔性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防治需合力

网络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能参与,不仅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界线模糊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更不复存在。因此,政府、社会和个人都有维护网络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

据了解,为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自2001年至2017年,共制定颁布了47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对网吧进行管理、限制游戏时间、网络游戏实名化、网络游戏分级化、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等。

但是,“正如很多快速发展的事物一样,我们对互联网和手机使用的监管,无论从规则上、技术上或是内心建设方面都远未能够与其发展速度相匹配适应。”裴涛指出。

针对防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这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武汉大学中国教育家研究中心教授程斯辉提出,一些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具有借鉴意义。

比如,美国相继出台了《儿童在线保护法案》《儿童在线隐私保护法案》《儿童互联网保护法案》三部专门法案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

德国将防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纳入公共福利范围,形成了以网络成瘾行业协会为主体、以防治项目为基点、以相关网站为媒介的网络成瘾帮助系统。

韩国作为世界上最早通过颁布法律和政策来应对中小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国家,形成了多部门立法与全过程干预网络成瘾的防治方式,相继制定了“第一个防治中小学生网络成瘾总体规划”和“第二个防治网络成瘾总体规划”,采取从前期预防到中期筛查、咨询与治疗再到后期回访的全过程网络成瘾防治模式。

2024学校开展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学习活

中小学生预防学生沉迷网络主题班会设计方案

2024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主题班会方案

中小学生关于不要沉迷网络手抄报资料内容

中小学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手抄报图片好

2024中小学生预防学生沉迷网络活动方案及

2024中小学开展防沉迷网络活动活动方案

2024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策划活动方案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紧急通知做好预防中小学

怎样防止孩子沉迷网络精华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