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大学语文之“用”

高考志愿助手

摘 要:人们习惯认为,大学语文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实在应用型高校转型时期,大学语文应顺应时代需要有更高要求。从文化角度,要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以传承文化为己任;从修养上,大学生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从能力上,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语文可从突出大学特色、提高学生兴趣、思考现实问题三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发挥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语文 应用型高校 人才培养 应用性

大学语文是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培养大学生汉语言文学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的一门课程,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手段。今天,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等院校对大学语文课又有怎样的要求呢?应用型高校,是以国家和区域发展需要为出发点,重点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其特色,提升学生的“应用性”是其目标。大学语文课程面对这一新形势新要求,如何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发挥其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大学语文之“用”何在? 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应用型高校大学语文之“用”

1.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一个民族的文化承载于母语的文学形式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国古代教育史,就是一部中国语文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提出,大学语文应当是使大学生对祖国的灿烂文化自觉学习、自觉鉴赏、自觉体验、自觉奉行的素质教育课程,是大学生进入大学的高级母语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1]大学语文作为母语课程,以母语阅读为手段,以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教材精选古今经典,这些经典作品记载了中华文明的进步历程,包含着中华民族基本的价值观念和做人、做事的准则,是民族的核心与中华文明的结晶。与经典对话,与伟人神会,从知识的原点去学习传统文化,体会母语的精致优雅,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文化来源,从而获得文化的自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树立大学生的文化自信,这是高校职责,更是应用型高校应用性的最好体现。费孝通先生说过“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为适应新环境、*而进行文化选择时的自主地位。”[2]很多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大学生,除了在中学教材里对中国文化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的片段认知外,对影响和制约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传统文化精髓,缺少系统的了解。孔孟老庄先秦诸子、传统文化艺术等等,在很多学生眼中它们是陌生的古人、过时的古董。沉淀着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汉语,在现实生活中不敌英语的魅力,大学校园里,学生沉浸于西方节日的狂欢中,沉浸在好莱坞大片中,对生活中的中国民俗、地方戏曲,茫然无知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兴趣了。以上种种,显示出当代大学生中国文化素养的缺失,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文化发育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熏陶、影响是其他渠道无法替代的。大学语文课程以蕴含丰富民族文化的文学经典作品为媒介,去解读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让大学生重视传统文化,主动学习,自觉体验,让文化自信内化于心,落到实处。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只有他们具备了良好的中国文化储备和知识,才能在今天这个开放的国际舞台上,以“通古今之变”的主人翁的姿态不卑不亢展示自我。不可否认,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客观礼敬的态度,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基因,增强做中国人的自信,是大学语文课程承载的教学责任之一。

2.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大学语文课程是以提高学生母语素养、文学素养,进而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可以说,大学语文课程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最好的途径之一。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文素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3]大学语文课程中,古今中外名家名篇蕴含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作家对自然、人生、社会、国家等最深切、生动的感受与领悟,爱国诗人屈原、岳飞、辛弃疾、文天祥等对祖国、民族的热爱,唐诗宋词中对生命的尊重、对爱情的追求,老庄哲学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等等,无不是人类的感性和情感、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体现。大学语文课程具备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乐观精神、人文境界的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提供真善美、假丑?的标准,展现人类美好的生活前景,大学语文课程通过阅读、讲解、思考、讨论等一系列教学过程,让学生去感受前人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同时,文字精炼优美的文学经典深富感染力,可以潜移默化地感化人的心灵,激发人的智慧和原创性,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齐森华认为,大学语文重在“文”而不是“语”,也就是要强调审美性和人文性,弱化工具性。……而重在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感受到人格的熏陶、情感的熏陶,通过对文章深入、多角度的分析,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4]大学语文的经典阅读,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人格修养,使他们从人性的盲目混沌中提升为清醒澄明,心灵得到净化。

3.指导现实生活,解决人生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认为,“语文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语文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安身立命。别的东西可以是技能,学了之后打工、干活,语文不是这样,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学语文首先不能把它看成一个学科,而要和整个人生挂起钩来,……”[5]对于18岁左右的年轻人而言,他们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爱情观尚未成熟,大学语文将传统文化积淀和文学品味鉴赏融为一体,涉及文、史、哲、伦理等多方面内容,所具有的人文性和文学性,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文化环境,从而帮助他们领悟语言文字背后的精神世界,提升自我精神境界,感性地生活,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自觉将大学语文学习和认识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能疗养存在创伤的,能慰籍人生无聊的,能让人悟得存在尊严的,只有文学。此外,还有它的远亲与近邻,但这一切都与文学有关系。”[6]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发展, 这个“人”不仅是掌握丰富科学知识和接受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人,更应该是有血有肉懂得生活的活生生的人, 是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有正确评判生活的独立的思维方式,有良好心理素质、丰富而健康的情感和较强社会责任感的人。文学即人学,大学语文课程中的文学,可以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尊贵和人生的使命,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了解人性的复杂,修炼自己的包容之心,在更加广阔的视野里去看待世界,懂得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致偏执狭隘,夜郎自大。大学语文将课堂与人生相联系,学生通过学习,认真地思考自己的命运,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规划自己的未来,实现自我价值,使生活和人生得以升华、更为明确,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二、提高大学语文之“用”的途径

1.突显语文的“大学“特质。

大学语文面对的是有着十二年语文学习经验,具有一定文学修养、赏析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学生,大学语文研究会名誉会长徐中玉呼吁:“大学语文一定不能搞成中学语文的延续。……它应该更侧重于人文性和审美性。文学作品是以艺术的方式表达真、善、美,它通过文学的语言来感染人、打动人。”[7]大学语文既为“大学”,就要突显其“大学”特质。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的根本区别,即不需为考试将一篇完整的文章碎片化,将篇、章、词、字等知识性的重复作为教学要点,大学语文应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大的格局,在引领学生阅读和欣赏古今中外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格修养上下功夫,将语文教学提升到传承文化、交汇中外的意识层面来操作。在我们的教育中,缺少审美能力、个人意识的培养,所以,大学语文应从强化文学作品的社会思想评价和作家的政治立场评价,转向审美评价、个人感受上来。阅读一个作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美的感知能力,从个人的体验去感受文章美还是不美、喜欢还是不喜欢,不必追究它歌颂了什么,表现了什么。笔者在组织学生学习爱情诗时,安排学生分享自己喜欢或曾打动过自己的诗句,学生的选择五花八门,内容丰富,从最早的《诗经》到唐代的李商隐,宋代的李清照、苏轼,再到现代的徐志摩、林徽因,当代的舒婷、席慕容等,没有优劣好?的对比,只有喜爱与否的选择。这种学习方式目的只有一个,让阅读成为一种愉悦的体验,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文学作品魅力,理解文字中蕴含的人类最普遍诸如生死、爱情、婚姻、乡愁、友情等情感和思绪,体悟人生、社会、历史与世界,讨论文学、哲理、审美以及人生责任和价值等基本的问题,满足学生提升知识、学以致用的心理需求,从而认识到语文学习的必要。另外,语言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载体,中华母语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来源。应用型的大学语文教学要认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在文化承载的层面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从社会需求出发,突出传承文化、提升品位、提高能力的作用,以传承、弘扬传统语言文化为目标,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语言文化素养,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输送具有中华语言文化素养的的人才。

2.还权利以学生,学学生之想学

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就是提升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获得不仅仅是对语言知识、理论的了解,还需大量的语言实践,而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大学语文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阅读和表达实践为主体,教师及其讲解作为辅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工作重心应该是设计和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把握,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和表达兴趣,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之中,做到学生思考、讲解在前,教师点拨、讲解在后,促进其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避免大包大揽,唱独角戏,教师要由课堂的“主讲者”转变为“引导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以学生自由组合的方式,尝试根据教材内容和章节将学生分成七个学习小组,每组自行选择所对应章节中的两篇文章,其中一篇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另一篇交由老师完成,最后分别在课堂上讲解讨论,学习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一切由学生做主,教师只需积极配合。这种模式,在学生过往的学习经验中从来没有体验过也不可能体验,所以他们兴致勃勃选择想要了解感兴趣的文章,发挥人多力量大的团队合作精神,阅读文本,搜集资料,认真准备。课堂讲解展现出来的,是用心设计的精美的PPT、应景的视频,充实的材料和丰富的内容,吸人眼球,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同时,学生间身份相同,彼此熟悉,不管是朗读课文还是分享观点,都配合默契,笑语不断,课堂气氛热烈而充满活力。给学生以权利,由学生掌控课堂,决定学习内容,对于有着母语学习十几年经验的他们来说,没有太大困难,但是要让同学满意不喝倒彩,也需费时费力充分准备。一学期结束,小组成员因为前期全心投入准备工作对所讲内容印象深刻,听讲的同学因害怕提问也不敢怠慢,同学间互相学习相互促进,既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胆量,也增进了友谊。对教师而言,放权给学生是有压力的,由学生决定学习内容,其中不乏陌生没接触过的文章,但这也是一种挑战和促进,借此机会,正好学习、提高,师生共同成长,教学相长。教师敢于放权、接受挑战,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给学生以权利,学学生之想学,让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好奇心得以充分释放,何乐而不为?

3.结合文章阅读,思考现实问题

语文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语文学习的生活化,是语文教育生命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源泉。因此,大学语文在让学生把握知识的基础上,更要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将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与社会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辨析社会中的语文现象,促使学生利用语文资源去指导生活。苏轼,学生熟知的大家,他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从日常生活现象“雪泥鸿爪”出发,去探讨“人生到处知何似”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性的问题。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人生刚刚起步,未来的道理充满未知,在未来的漫漫征途中,该如何像苏轼那样去审视自己的角色?笔者结合现实,利用新闻报道“为供两个妹妹上大学,90后女孩辞职做代孕赚20万”,让学生思考:未来不可预知,人生路上充满各种变数,如果碰到类似事件,你该如何应对?元好问的《摸鱼儿(问人间)》,蕴含着对忠贞爱情的向往与追求,“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爱情是伟大的美好的,也是每个人一生必须经历的情感,现实中时时发生各种爱情纠葛,正当青春年少对爱情充满渴望的大学生,他们心中的爱情是怎样?为了爱情是否可置亲情、友情于不顾?这样的思考,是必须的,也是生活中无法回避的。爱国题材作品,岳飞的《满江红》和陆游的《示儿》诗,学生比较熟悉,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这样两篇文章,可见爱国在他们的心里分量不轻。外敌入侵,国家危亡时刻,驰骋沙场、为国捐躯是公认的最好的爱国行为,也是最激励人心的方式,但是,今天是和平年代,没有硝烟,没有战争,怎样做算是爱国?学生作业中,有着独立的思考,观点各异:认真读书,学习知识,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是爱国;坚守本民族的优秀民族文化,展现文明礼仪,是爱国;网络发达的时代,不传谣、不信谣,是爱国;不打着爱国名义,做损害国家及公民的利益,是爱国……前人的作品成为现实的参照,语文成为生活的指南。大学语文在学校的教学计划中,课时极为有限,怎样以有限的课时开?无限的可能?将课堂与人生、社会相联系,让学生尝到甜头,清楚地认识到语文的实用价值,从而喜欢阅读、热爱阅读,欣欣然乐在其中。让阅读成为习惯,让文学唤起生命的灵性和兴味,对生活有所启迪和借鉴,这大概是语文学习的另一种收获。

当前,正是为地方服务的应用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高校课堂教学怎样与社会相适应,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服务?作为大学语文教师,要有清醒认识,要将教书育人的职责落到实处,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文学审美水平和文化认知能力,具有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不必谈“用”色变,大学语文是典雅美貌的阳春白雪,也是实用接地气的下里巴人,两者融合方能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获得终身学习的潜质,学生在未来社会才有竞争力。

注释:

[1]王宁:《高级母语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一课??谈大学语文课程的准确定位与教改实验》,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06期,第21页。

[2]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447页。

[3]360百科.人文素养https://baike.so.com/doc/5534911-5754980htm

[4]《大学语文改革难在哪》,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22日,第3页。

[5]孔庆东:《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方向》,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07期,第20页。

[6]王乾坤:《文学的承诺》,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师达教育书店,2005年版,第108页。

[7]《大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中国教育报,2007年8月22日,第3页。

(许小燕 广西南宁 广西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530003)

中国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